孙荪意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 东洋美人图:指《东洋美人图卷》。 风鬟雾鬓(huán wǎn):形容女子发髻高耸,如云雾缭绕。 蔡郎:即南朝齐梁间文学家徐陵。曾作《玉台新咏》十卷,其中收录了当时许多歌妓的诗作。 绡(xiāo):丝织品,薄而柔软。 龟兹:古国名,故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此处泛指龟兹乐。龟兹是西域龟兹国的音译,因古代音乐有“龟兹”等调而得名。 莲步:轻盈的步态。 彩云:神话中指天上的云
【注释】 1. 撷芳词题冷月吟:摘取芳名,在月光下吟咏。2. 离鸾咏:离别的鸾鸟被咏唱。3. 黄门:指皇帝的侍从官,这里代指皇帝。4. 拈毫:拿笔。5. 泪滴瑶笺冻:泪水滴在了冰凉如玉的笺纸上。6. 愁无据:因愁而不知所措。7. 情如许:如此深沉的情感。8. 碧海青天,玉人何处:形容大海一样广阔无边的天空,和高洁如同玉人的佳人在哪里。9. 蘅芜梦:蘅芜是香草,梦中梦见了蘅芜。10. 翠钿
【注释】 撷芳词:摘取花词。题:写,题诗于某物上,此处指写在屏风上。冷月吟:冷月之咏。盈盈靥:双靥微红的美女。长长眼:长长的眼睛。镜中爱煞春山浅:照镜子时喜欢自己的容颜娇美。多情月:多情的月亮。无圆缺:永远没有圆缺的变化。夜夜楼头,清光同挹(yì):每天晚上都在楼上欣赏月亮,月光都一起被我捧在手心。琼箫断:用玉制的箫吹奏,箫声断绝。行云远:行云飘逝。可怜好梦如尘短:可惜那美好的梦境转瞬即逝
【译文】 金杯瑶席摆满堂,罗袖如云列两旁。堂上笙歌欢未彻,玉阶明月静悄悄。舞罢蝉鬓惺忪,当筵唱罢玲珑声。酒醒画屏人去,烛花犹斗春红。 【注释】 清平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金樽:盛酒的器物。 瑶席:美玉做的席子。瑶席、金樽都是富贵人家宴饮时所用的器物。 罗袖:指女子衣袖。古代妇女常穿罗衣,故以“罗袖”指代女性。 云列:形容罗袖像云一样密集。 堂上笙歌:指宴会上的奏乐。堂上,指宴会场所。
诗句如下: 玉阶谁种梧桐树,风也零星。雨也零星。 译文: 在玉砌阶前,谁人栽种了梧桐树?风儿轻轻摇曳,雨丝纷纷洒落,它们都带来了些许忧愁,令人不愿聆听。 注释: - 玉阶:指玉石铺成的台阶。 - 梧桐树:一种常绿树种。 - 零星:零散的样子,这里形容梧桐树的叶子随风起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通过“玉阶谁种梧桐树”开篇,就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古典的氛围。接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符合‘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把握全诗的基本意思,再逐句翻译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此题中,注意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 “清明过后,渐愁春怀抱”意思是:清明一过,春天的气息就越来越浓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本题时,要通晓诗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来把握诗句大意,并结合注解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自莺声啼老”,莺啼声是女子的娇啼,而“啼老”则是指女子的青春不再,青春逝去,所以“愁春梦醒”。“剩咽露凉蝉,抱枝凄紧。”这两句写到了女主人公的孤寂之情。她独自倚在斜阳下,听着蝉鸣声凄紧悲切,不禁泪流满面,内心无比悲伤。“凭谁认。风流张绪,当年姿韵。”“凭谁认”三字
【解析】 1.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本词以“昨宵”开头,点明时间是“昨夜”;以“晓起”开头,点出时间是“今朝”。 3.“罗衣生薄寒”中的“罗衣”指罗绮之衣,借代女子的衣裳;“薄寒”指微寒,形容天气渐转寒冷;“生”通“使”。 4.本词中用“团圞月”指代“梅花”,是因为梅花与月亮一样,都是圆形的。 5.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早晨起床后,看到窗外的梅花而感到冷的情况。上片写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同时结合注释、相关历史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来分析。如“塔影挂晴空”中的“晴空”,即晴天的天空,此处用来形容登高远望时所见之景;“问谁为此,窣堵卓笔写苍穹”中的“窣堵”,梵语suda的译音,意为“小”,“卓”意为“笔”,此处指塔上刻有经文;“城郭渺茫际,铃语坠天风”中的“渺茫”,意思是模糊、隐隐约约的样子
柳梢青 · 青梅 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拈来个个匀圆。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注释: - 细雨阑珊:形容雨点细小而悠长,给人以绵绵不绝的感觉。 - 江城四月:指的是江南的春天,四月时节。 - 犹剩馀寒:虽然已是初春,但依然感觉有点冷,因为天气还不算完全暖和。 - 青粉墙头:指青色的砖墙,墙上长满了绿色的爬山虎或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