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荪意
【注释】 夺锦标:唐代女子有穿针乞巧的风俗,穿针时所穿的线要像锦绣那样漂亮。染指甲:妇女们常用丹砂点染指甲。麂眼篱边,蛩声阶畔:形容秋夜月明风清,草木萧瑟的景象。又见凤仙开矣:意思是说,又看见那美丽的凤凰花开放了。 寻遍露丛轻摘:指在月光下轻轻地采摘。碎捣金盆:形容用金盆轻轻捣碎凤仙花。霞腻:指凤仙花的颜色像霞一样美丽。似唾绒点点,早一夜、春生纤指:意思是说,好像唾绒一样点在手指上
画堂银烛,照氤氲瑞气。 吉日良时是谁筮。 看门阑、喜聚冰上人来,人争羡、两座輶轩太史。 晓妆云鬓掠,玉镜台前,试点青螺晕眉翠。 偷捡彩罗箱,条脱双金,循环意、袖中私系。 怪无语、人前正含羞,算只有、菱花知侬心喜。 译文:画堂里点着银烛,照出氤氲的祥瑞之气。吉祥的日子,谁占卜出了好日子?看院门,喜鹊飞来,聚集在冰上的人们,争相羡慕两位輶轩太史。早晨梳妆,云鬓被掠,站在玉镜台前,试点青螺晕眉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手法的理解。作答此类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注意将注释与赏析写清楚。 “缤纷照眼,问其中谁作,司花令史。”这四句写花丛中黄海奇葩的奇异。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这里指花丛中的花朵。“司花令史”是古代掌管花卉的官员,这里借指花丛中的花朵。 “翻尽群芳新旧谱,不信人间有此
【解析】 “芙蓉”句:形容秋景萧瑟凄凉,荷花凋谢,秋风凛冽,使人感到寒意侵人。 “云鬓”句:形容美人的发髻像云朵一样柔软而蓬松。三两薄妆,指美女的妆容淡雅,不施脂粉。十二红阑小立,指美人站在红色的栏杆旁边,亭亭玉立。逞娉婷,指美人姿态优美,举止优雅。 “金钩”句:形容美人手持钓竿垂钓,波纹荡漾,鱼儿受惊跃出水面。 “谁”句:意思是说是谁将石子扔进湖中,搅动起涟漪。涟漪
【注释】 ①“满庭芳”:词牌名,《满庭芳》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词。 ②“美人春睡图”:指词中描绘的女子春眠的一幅画。 ③数遍:多次。 ④“花须”:花枝上新生的嫩芽。 ⑤“吹残柳絮”,指风把柳树上的柳絮吹得零落了。 ⑥“无聊掩上窗纱”:因无趣而关上门帘。 ⑦“深院”:深深的庭院。 ⑧“帘幕几重遮”:多层层的帘幕遮挡着外面的世界。 ⑨“渐觉”:开始感觉到。 ⑩“红玉偎”:红色的玉石靠在一起。
柳梢青 陈宝摩学博空山采萍图 碎绿交加。 幽人一棹,小艇轻划。 春水生时,青山画里,闲采萍花。 高吟得句偏佳。 凭说是、苕溪若耶。 花信风柔,苎罗衫薄,诗意凉些。 注释: - 碎绿:指春天的绿色如碎珠般洒落。 - 交加:形容景色繁多而繁复。 - 幽人:隐士或隐居的人。 - 一棹:泛舟时的桨。 - 小艇:小船。 - 春水生时,青山画里:春天的水开始涨起的时候,青山就像是一幅画。 - 高吟得句
【诗句释义】 1. 归去郡城东。 2. 曾记相同,玉梅花下小房栊。 3. 烛影摇红人倚醉,绣帐香浓。 4. 小别太匆匆。 5. 好梦无踪。 6. 几回追忆转惺忪。 7. 拟托新愁凭燕子,诉与春风。 【关键词注释】 - 郡城东:地名,指的是某座城市或城镇的东面。 - 玉梅:一种植物名,通常指梅花。 - 小房栊:小巧的屋宇。 - 烛影摇红:形容灯光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 绣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以及炼字。 “天香”句:天香,即麝香的别名,是珍贵的药材和香料,这里指麝。 “照破秋心”句:照破秋心,指秋天的月亮明亮得照穿了人的心思。 “长门雁过”句:汉宫旧制,指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幽居长门宫的典故,这里借以暗指词人的不幸遭遇。 “记否巴山同话”句:巴山同话,指与友人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幽闺夜阑人远”句:幽闺,指内室;阑,尽。 “只影儿、与伊相伴”句:只影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重阳节前所作。 上阕开头两句写景,以碧空秋高,黄花盛开,点出时间。“秋高”二字,总括全文,而以“菊”字作结,则使全篇笼罩着菊的芳香气息。“孤”字写出菊花的孤傲不群;“愁红初舞”四字则形容菊花在霜林中摇曳生姿,似乎也在为这秋日的凄凉而黯然神伤。“憔悴东篱”五字,既表现了菊花的寂寞,也暗含词人自己的落寞情绪。下阕开头三句承上阕而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菊花命运的关切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每一句都进行翻译,并给出注释。翻译时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注意“滑”是形容词,意为“光滑”,译为“柔软”;“松”是动词,意为“松散”,译为“散乱”;“□□”是名词,意为“花”,译为“花朵”。 【答案】 译文: 睡起后梳妆打扮时感到有些疲倦,头发蓬松散乱,玉钗插得不整齐。 朦胧的月光透过窗纱映照在帘子上,梧桐树在秋风中摇曳,落叶纷纷飘落。 梧桐叶又落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