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碧宇。
黄花□□。
□□孤,正霜林、愁红初舞。
佳节近重阳,憔悴东篱暮。
问人意、也应如许。
楚骚有句。
幽兰同赋。
话餐英,早湘潭、那时人去。
卷帘恰新□,记年年开处。
甚长是、满城风雨。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重阳节前所作。
上阕开头两句写景,以碧空秋高,黄花盛开,点出时间。“秋高”二字,总括全文,而以“菊”字作结,则使全篇笼罩着菊的芳香气息。“孤”字写出菊花的孤傲不群;“愁红初舞”四字则形容菊花在霜林中摇曳生姿,似乎也在为这秋日的凄凉而黯然神伤。“憔悴东篱”五字,既表现了菊花的寂寞,也暗含词人自己的落寞情绪。下阕开头三句承上阕而来,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菊花命运的关切。“楚骚”二句,则是借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对菊花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话餐英”,即采摘花叶作食品,语出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湘潭”,地名,在今湖南,相传屈原沉江后,其弟及弟子怀王之臣,皆投汨罗江死,后来人们常在此地举行纪念活动,称此地为“湘君庙”。此处指代屈原的故里。“卷帘”二句写重阳节时的景象,意思是:每当重阳佳节到来之时,总是将窗户卷起。这样既能让阳光射进居室之中,又能让人欣赏到菊花盛开的情景。“甚长是、满城风雨”,意谓:尽管每年重阳时节都会有这样的美景出现,但总是伴随着风风雨雨,难以持久。结尾处以“甚”字收尾,使词情更加深沉。
此词通过描绘菊花开放时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它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又表现出他对人生命运的深深关注与担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