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丛晴雪阑干曲。东风碎剪玲珑玉。蝴蝶打成团。梅花一蒂攒。
昨宵林影白。错认团圞月。晓起卷帘看。罗衣生薄寒。

【解析】

1.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本词以“昨宵”开头,点明时间是“昨夜”;以“晓起”开头,点出时间是“今朝”。

3.“罗衣生薄寒”中的“罗衣”指罗绮之衣,借代女子的衣裳;“薄寒”指微寒,形容天气渐转寒冷;“生”通“使”。

4.本词中用“团圞月”指代“梅花”,是因为梅花与月亮一样,都是圆形的。

5.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早晨起床后,看到窗外的梅花而感到冷的情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昨宵”开头,点明时间是“昨夜”;以“晓起”开头,点出时间是“今朝”。“罗衣生薄寒”一句中的“罗衣”即女子所穿的衣服,借代女子的衣裳;“薄寒”“生”通“使”,指微寒,形容天气渐转寒冷;“团圞月”,指梅花,因为梅花和月亮一样都是圆形的。下片写她醒来后看到梅花而感到冷的情景:“蝴蝶打成团”“梅花一蒂攒”,意思是说有蝴蝶结成了团,梅花也连在一起了。从词人笔下看来,这梅花似乎比往常还要美丽,因为蝴蝶都为之陶醉,甚至结成了一个团。但词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愁苦,因为她知道春天已经来临,夏天就要到来,自己的日子将越来越短,所以她不禁想到自己的年华易逝,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最后两句:“晓起卷帘看。罗衣生薄寒”,写的是词人清晨起来,卷帘一看,见那被风吹落的梅花,落在了她的罗衣之上,让她觉得更加寒冷。这两句既写眼前的景物,又写出了词人的主观感受,把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传神之笔。

【答案】

①丛丛晴雪阑干曲。②东风碎剪玲珑玉。③蝴蝶打成团。④梅花一蒂攒。⑤昨宵林影白。⑥错认团圞月。⑦晓起卷帘看。⑧罗衣生薄寒。

赏析:

此词为伤春怀人之作。首句“丛丛晴雪”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白雪皑皑的美景图,衬托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次句“东风碎剪玲珑玉”,则将春天的生机盎然展现无遗,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形象。“蝴蝶打成团”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与花共舞的场景,而“梅花一蒂攒”则是对词人内心孤独无助的生动写照。“昨宵林影白”则表明词人是在夜晚观花,而“错认团圞月”则是暗示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晓起卷帘看。罗衣生薄寒”,则展现了词人独自在寒冬中的凄凉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