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夏夜不寐,偕岩徵游社稷坛。招凉水榭,波光露气,荡魂悽魄。 用白石韵索和: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夏夜游历社稷坛时的情景。"不寐"意味着诗人在夜晚难以入睡,而"偕岩徵"则表示与友人一同前往。"招凉水榭"描述了水边的凉亭,而"波光露气"则描绘了夜晚的水波和露珠。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夜晚景象。 钩月林梢,绳河殿侧,坐销吟力:钩月(月亮弯弯的形状)挂在林梢,绳河(河流)流经殿旁
【注释】 瓣著燕支:花萼(瓣)着上燕支香,形容荷花。房匀菡萏:花苞匀称如莲花,形容荷花。柴门望中远:从柴门望见荷花远处盛开。嫣然自笑:形容荷花含笑的样子。付蝶翅、蜂腰闲占:像蝶翅、像蜂腰一样,在花间悠闲地占去位置。黏空万点:指荷叶上的水珠像万点珍珠般黏附。香路嘶骝:马的蹄子踏在花香的路上,发出嘶鸣声。花鬉杳难见:花丛中香气渺茫,看不到。乍疑仙褥,曾斗武夷幔:忽然像是仙女盖的被子
【诗词原文】 娇女烟飞,新歌云散,倚秋无力。点砌幽花,明霞衬天碧。土化鸳鸯曾记取,烧金仙客萧寂。钗折凤鸾,访工人消息。 平康巷陌。佩解罗囊,红蕤枕相藉。奇葩恰许掩冉,芸窗北。试问雁来霜后,几度小阶巡历。只紫荆一树,何处照他颜色。 【诗词翻译】 娇女如烟,新歌如云散去,倚在秋天的栏杆旁,无力再展歌喉。点缀着砌地的梅花,明艳如霞的阳光映衬着天空的碧绿。曾经记取过,鸳鸯被土化成一对对鸳鸯
【注释】 1.暝(míng):天黑。 2.竹:指院中翠竹。 3.露庭一白:庭院中一片皎洁的月光。 4.吴丛桂:指月下桂花。 5.娥妆慵约:形容月色朦胧。“娥”即月亮,“妆”是装饰,“慵约”是懒于约束。 6.香陌:花香弥漫的小路。 7.皴破长笺:形容秋夜清冷,霜花陈迹。“皴”(cūn)是裂开的意思。 8.冥鸿海侧:暗指诗人在海中漂泊,孤独无依。 9.瘦客:这里指作者自己。 10.石湖鸥:指作者自己
【赏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首二句写送别的场景,“伯宛”是作者的友人,因年老而游北地。“执别”、“依黯”是分别时的情景。“三叠姜韵”指饯行之酒。“转海西风”,形容海上的大风。“冲帆破淞碧”指冲破波涛和急流。“高鸿”句是说大雁向南飞去,诗人目送着大雁远去的身影。“穷望眼”三句是说:在江楼上遥望,只见远处的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冷落景象。 “疏寂”二句是说,由于离人远去,路途遥远
【释义】: 雁已老了,长云悠悠;乌鸦翻飞着逝去的旧日,断愁无力。未能完成隐居的计划,想到苕山的怨人凝碧。寒花如鼓点般地敲动,还解笑、庞眉书客。湛寂,西崦老仙,约鸥边将息。 红香旧陌,撩梦铜驼,巢痕半尘藉。三年一觉瘴国。渺南北。好约岁寒胥宇,雪棹五湖吟历。只过墙清饮,轻负落杯山色。 【赏析】: 《惜红衣·其三》是词人的一首词。词中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注释: 叔问:这里指苏轼的侄子苏过,字叔问。 暂客:临时停留。 屏绝歌酒:不唱歌,不饮酒。 楼镫坐雨:在楼头点上灯火,坐着看雨。 兀对忘言:独自对着镜子说空话,形容孤寂清冷。 重感旅逸:再次感受到旅途的乐趣。 悄焉叠此:悄悄地写下这些内容。 病减霜尊:因病减轻了喝酒的豪情。 阴沈海日:天色阴沉如海。 苦吟犹力:尽管苦吟,但仍然有力气(指精力)。 定侣耽慵:定下的伴侣都贪懒。 匡床踞晚
【注释】 万感逃虚:万般感触都消失了。孤吟费日:独自吟诗,耗费了时光。老来心力:年纪大了,心力已尽。雁外封书:雁南飞后,书信从远方传来。蛮云去天碧:指瘴气弥漫的南方。离群岁晚:远离家乡,到了岁末。闲关迁客:闲散地被流放到边远之地。音寂:音信断绝。沧波风息:沧海上的浪涛平息了。千班紫陌:长安城中繁华的街道。鸣殿春雷:皇宫里响起春雷般的响声。觚棱梦堕:梦中梦见觚棱形状的宫殿。斗垂北:北斗星在北面落下
【注释】昭倚:诗人自指。 长谣送日:长歌以送行日。 喧寂:指人世的喧嚣与寂静。 湛卢:即湛然,指僧人。 【赏析】这是一首伤春词。张园秋晚,草木变衰,昭倚扶病来游,感话近事,和白石。倦侣哀时,长谣送日。断愁无力。病里登台,霜林媚红碧。 上片首二句写景,渲染了萧瑟的秋日气氛。接着两句由景入情,表达了作者的孤苦寂寞之情。“喧寂”,指人世的喧嚣与寂静。“凉雨雁声”,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这首诗的意境是:在雾气笼罩的环境中,寒霜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幽暗的氛围。这种氛围中,七位美女的画像被遗忘在这里,她们的美丽和气质依然存在。这些美女的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真的存在于这个空间里。 译文:雾气笼罩着寒冷的琼花,烟云消散了紫色的玉器,我满怀遗憾地怀念那些幽闭的角落里的亡魂。姐妹们的美丽如同花朵一样凋零,她们的容颜洒落在大地上,成为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