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感逃虚,孤吟费日。老来心力。雁外封书,蛮云去天碧。离群岁晚,愁万里、闲关迁客。音寂。镫枕倦醒,咽沧波风息。
千班紫陌。鸣殿春雷,青蒲旧声藉。觚棱梦堕,下国斗垂北。手握楚兰何事,不许九关攀历。料爨书翻罢,沥酒碧鸡秋色。
【注释】
万感逃虚:万般感触都消失了。孤吟费日:独自吟诗,耗费了时光。老来心力:年纪大了,心力已尽。雁外封书:雁南飞后,书信从远方传来。蛮云去天碧:指瘴气弥漫的南方。离群岁晚:远离家乡,到了岁末。闲关迁客:闲散地被流放到边远之地。音寂:音信断绝。沧波风息:沧海上的浪涛平息了。千班紫陌:长安城中繁华的街道。鸣殿春雷:皇宫里响起春雷般的响声。觚棱梦堕:梦中梦见觚棱形状的宫殿。斗垂北:北斗星在北面落下。手握楚兰何事:手中握着楚国的玉簪,不知有何用意。九关攀历:越过九重山海关。
【赏析】
《惜红衣》,又名《惜春歌》,是一首伤春词。全词以“恨”字为线索,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愤慨,以及因政治黑暗而无法施展抱负的抑郁之情。
“万感逃虚,孤吟费日。”开篇即点破主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空虚与悲苦。接着,诗人以“病山”、“晦鸣”自比,暗喻自己的遭遇。他们分别已久,各自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流落异乡。这种境遇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老来心力。雁外封书,蛮云去天碧。”这句中的“老来”和“心力”,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的无奈,也暗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壮志雄心。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与悲哀。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朋友被贬谪到遥远的南方,却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那句古诗:“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离群岁晚,愁万里、闲关迁客。”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异乡,难以找到归属感。这里的“闲关”一词,既表达了他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愁绪,却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音寂。镫枕倦醒,咽沧波风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夜不能寐的景象。他辗转反侧,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然而,当他想要与友人共度良宵时,却发现他们的音信已经断绝。这种无法与朋友团聚的痛苦,使得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
“千班紫陌。鸣殿春雷,青蒲旧声藉。”诗人回忆起当年长安城中繁华的街道和皇宫里响起春雷般的响声。这些美好的回忆,如今只能在梦中重现。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这些美好的记忆变得遥不可及。
“觚棱梦堕,下国斗垂北。”诗人梦见自己回到了故乡,然而当他醒来时却发现一切都变了。他只能望着北斗星在北方落下,感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这种无力回天的悲哀,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手握楚兰何事,不许九关攀历。”这句诗中,诗人手持楚国的玉簪,但不知为何却无法使用它。这里的“楚兰”指的是屈原的《离骚》中所提到的“楚辞”。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楚国的怀念之思。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与悲哀。
“料爨书翻罢,沥酒碧鸡秋色。”诗人知道,自己的努力终究是徒劳无功的。他只能默默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然而,当秋风起时,他依然会想起那些逝去的时光以及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今昔变化、抒发身世凄凉、表达壮志未酬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与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