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尽毵毵,斜照淡黄,一夜惊鸦无数。
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
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
何苦。
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
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
归去。
还梦绕、一天风絮。

【赏析】

《燕山亭·寄题郑叔问蓟门秋柳图》是南宋词人张炎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咏柳抒发羁旅之愁、乡关之思和伤春怀远之情。全词语言凝炼含蓄,意境苍凉清丽,耐人寻味。

“消尽毵毵,斜照淡黄,一夜惊鸦无数。”首句写秋柳已至衰败之时,枝繁叶茂。“一夜惊鸦无数”则点明时间。“移恨汉南,旧日阑干,只有乱尘随步。”这一句承上启下,由写景转为抒情。这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如惊飞的乌鸦般不断盘旋,无法排遣;而自己只能随着飘落的落叶跟随着尘世的脚步,在人生路上漫无目的地徘徊。

“眠起无端,便忘了、龙池烟雨。”这里写梦醒后的情形。龙池是宋仁宗赵祯的御花园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此处以龙池代指汴京,意谓醒来时竟忘记了汴京的一切。“何苦。又按彻伊凉,换他金缕。”这里写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伊凉”为古代地名,在今河南西部。这里指汴京。“金缕”指金缕衣,这里指华丽的衣着。这两句意思是说,为何不回到故土去?为何还要在异乡苦苦地追寻?

“身世愁寄孤根,是禁惯清霜,伴人羁旅。”“身世”指自己的身世遭遇。“禁惯清霜”意为习惯于经受冷霜的考验。“羁旅”即羁旅之人,指在外漂泊的人。这一句写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这两句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世之悲,寄托在这株孤独的柳树上,它经受了太多的冷霜和风雪,习惯了冷霜的考验,陪伴着漂泊在外的人们度过漫长的岁月。

“西风笛里,满眼关山,丝丝系春不住。”这几句是说:在西风吹拂下的杨柳之间,到处可以听到笛声传来的哀怨之声。“满眼关山”指眼前所见之处都是关塞山川。“丝丝系春不住”意谓春天的来临总是被无情地阻挡住,无法留住。这里的“丝丝”比喻春天的微风,“丝”在这里用作动词,有“系住”、“束缚”之意。这两句意思是说:那西风中的柳枝吹动着笛音,那满眼的关山河川都成了诗人心中的牵绊。“自怯宫腰,几曾为、倚帘人妒。”这几句是说:由于自己曾经身居皇宫,因而害怕那些嫉妒自己的人。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由于自己曾经身居皇宫,因此常常感到恐惧、担忧,担心被人嫉妒。

结尾三句:“归去。还梦绕、一天风絮。”这几句是说:回去吧!回去后我还会梦见故乡,梦见家乡的柳树随风飘荡,像风中的柳絮一样。“风絮”是飘飞不定的柳絮,这里用来形容柳树枝条随风摇摆的样子。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回去后我仍然会梦见故乡,梦见家乡的柳树枝条随风飘荡,像风中的柳絮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