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眼楼台,笳角四鸣,似我经年游处。
新绿渐垂,别后长条,才有旧眠莺侣。
不解伤心,尽攀折、寻常来去。
延伫。
但废陌斜阳,送人无语。
还念衰笛榆关,拂金辇迟归,暗尘迷路。
行宫月到,一种思量,佳期被他耽误。
有限柔情,恨不似、遥空飞絮。
啼宇。
肠断也一声声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结合注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柳,下阕写榆,以榆比人,借榆写己,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之情。全篇以柳为意象,以情贯之,以景起,以情结。

燕山亭·北上感道旁垂柳(其一)

【注释】

①惊眼:惊讶之意。楼台:古代楼阁的台基。笳角:指胡笳之声。四鸣:指笳声四起。游处:指曾经游历的地方。

②新绿:新长出的嫩叶。长条:指柳枝条。莺侣:指春日黄莺的侣伴。旧眠莺侣:指春天黄莺的伴侣。

③不解伤心:不知为何会伤心。攀折:折柳送别,古人常用柳枝来表达惜别之情。寻常:平常。来去:指来往。

④延伫:延长停留的意思。废陌:荒凉的路。斜阳:夕阳西下的景象。

⑤行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宫城。月到:月亮出现。榆关:古关名,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因关口多生榆树而得名。拂金辇迟归,暗尘迷路:指边关将士归来时,天色已晚,尘土飞扬迷离道路。

⑥行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月到:月光洒满宫阙。一种思量:一种思念。佳期:美好的时光。被他耽误:被时间耽误。

⑦有限柔情:有限的柔情。恨不似:恨不得。遥空飞絮:远远的天空像飘飞的柳絮一样。

⑧啼宇:啼哭的庭院。肠断也一声一声地哭泣。

译文:

惊眼楼台,笳角四起,好像我多年游历过的地方。

柳条新长出来,离别之后,只有黄莺的伴侣。

不知为何会伤心,一直攀折柳枝,来回走动。

延长停留,但荒芜的路上,夕阳斜照,没有话语相送。

还念着衰败的笛声,榆关边,拂动金光辇车,迟缓地回到故乡,昏暗中迷失了路途。

行宫里月儿升起,一种思念,美好的时光被他耽误了。

有限的柔情,恨不得像那远空中的飞絮。

啼哭的庭院,肠断也一声声地哭泣。

赏析:

此词为咏柳抒怀之作。全词从柳出发,借柳抒情,以景起兴,以情收煞。

首句“惊眼楼台”点明季节,点明地点,点明环境气氛。楼台本是登高望远之所,然而此时却“惊眼”,可见其所见之情景令人震惊;笳角四起,则更见其声势之大。这两句既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又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新绿渐垂,别后长条,才有旧眠莺侣。”三句写柳。新绿渐垂,说明时令是早春;别后长条,表明此处不是久留之地;只有黄莺的伴侣才能与新柳相伴。这是说柳条长成后,才见到莺侣相伴。这里既写了柳条的生长情况,又写出了柳的生命力强盛。

“不解伤心,尽攀折、寻常来去。”四句写人的感情。柳条虽好,却无法引起人的伤感;人们只是随意攀折它来玩耍。这两句是说,柳条虽然有它的生命力强盛的优点,但它不能引起人们的爱怜和伤悲;人们只是随意玩弄它罢了。

“延伫”二句写柳的遭遇。废宅斜阳、送人无语,都是写柳的遭遇,也是对人的写照。

“还念衰笛榆关,拂金辇迟归,暗尘迷路。”五至六句写人的命运。“还念”二字是关键,它表明了人对柳的思念是绵绵不绝的;而“榆关”、“衰笛”“金辇”“暗尘迷路”则是人的命运和处境,是人在异乡他地的孤独、凄苦和无奈。

“行宫月到,一种思量,佳期被他耽误。”最后两句是总结全词。行宫月到,是说月亮已经出现在宫阙之上,是说夜深人静,月色皎洁的时候到了。这种思量是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佳期被他耽误,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造成的。这两句既是对全词的总结,又是对全词的升华。

这首词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全词由柳入笔,由柳及人,由柳及思,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感情逐渐强烈。尤其是结尾两结,用典贴切,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