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曲通云,溪流鉴月,相思不隔重城。
匡床散发,坐久人意忪惺。
一觉绿阴雨过,夜光如水簟如冰。
招凉处,圃亭似旧,换了虫声。
因羡赋归最早,解绣衣林下,野趣旋清。
莳花种术,老去何限关情。
莫是倦谭世事,眼前螳雀几堪惊。
文游近、甚时折柬,重斗吟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庆清朝 其一》。

我们来看第一句:“园夜坐凉,奉怀杨骈卿给谏。”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夜晚的花园里,我坐在凉爽的地方,心中怀念着杨骈卿这样的给谏。这里的“园夜坐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花园中感到清凉舒适。而“奉怀杨骈卿给谏”则是表达了对这位给谏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二句:“槛曲通云,溪流鉴月,相思不隔重城。”这句话的意思是,栏杆弯曲曲折,仿佛与天空相连。溪水流淌,清澈如镜,映照着皎洁的月光。在这样的夜晚,我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朋友,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心中的思念却如同这明月一样,永远无法被隔断。

第三句:“匡床散发,坐久人意忪惺。”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躺在一张宽大的床上,随意地舒展着身体。时间过得很慢,让人感到有些迷糊。这里的“匡床散发”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而“坐久人意忪惺”则表达了长时间坐着后,人们常常会感到精神不振,思绪飘渺。

第四句:“一觉绿阴雨过,夜光如水簟如冰。”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场春雨过后,我醒来时看到的是一片翠绿的树木和晶莹剔透的水滴。这样的景色让人感觉清爽宜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而“夜光如水簟如冰”则是形容夜晚的月光明亮如水,而竹席则冰凉如冰,两者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第五句:“招凉处,圃亭似旧,换了虫声。”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来到了一个有凉风的地方,那里曾经是一个旧有的亭子。但是,现在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只有蝉鸣声还在继续。这里的“招凉处”是指诗人寻找一处避暑的地方。而“圃亭似旧”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而“换了虫声”则暗示了环境的变迁和时间的流转。

第六句:“因羡赋归最早,解绣衣林下,野趣旋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羡慕那些早早归隐山林的人,他们可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而我自己也想要效仿他们的生活方式,回归自然,追求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赋归最早”指的是早早离开官场,归隐山林的行为。而“解绣衣林下”则是形容隐居者脱去华丽的衣服,身着朴素的衣服,生活在山林之中的情景。最后一句“野趣旋清”则是赞美这种生活的美好和纯净。

第七句:“莳花种术,老去何限关情。”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晚年的时候开始从事一些园艺活动,这些活动让我感到十分开心。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对这些事情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了。这里的“莳花种术”指的就是种植花卉和园艺活动。而“老去何限关情”则是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些事情的情感也变得越来越深,难以割舍。

第八句:“莫是倦谭世事,眼前螳雀几堪惊。”这句话的意思是,或许你已经厌倦了谈论世间的琐事,眼前的螳螂和麻雀让你感到惊讶。这里的“倦谭世事”指的是厌倦了过多的世事纷扰。而“眼前螳雀几堪惊”则是形容眼前的事物让人感到惊讶。这里通过对比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第九句:“文游近、甚时折柬,重斗吟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期待着与你重逢的日子,希望那时我们可以共同品酒吟诗。这里的“文游近”指的是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越来越紧密。而“甚时折柬”则是询问何时可以再次相聚品酒吟诗。最后的“重斗吟觥”则是形容两人欢聚一堂,畅饮美酒,互相唱和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变化,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