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同
灵芝记 【注释】 凡:普遍,泛指。 木之生(生):生长,生长出来。 材则:有才能的木材。 栋梁、舟楫、凡什器:都是古代建筑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房屋的梁、柱,船的桨等。 树之乎廊庙:种植在高大的建筑里。 泛之乎江湖:种植在水中。 陈之乎五都之市:陈列在大城市的市场。 尽其用而无憾:充分发挥了作用而没有遗憾。 幸可也:幸运得很。 其次不为人用:不被当作有用的物品使用。 产于山林
诗句: 1. 府之胜萃于城西,由四望矶迤而稍南,有冈隆然而复起,俗名曰钵山。 2. 钵山者,江山环翼之区也。而朱氏始居之,无轩亭可憩息。 3. 山之侧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栋宇,极幽。其前有古木丛篁,极茂翳。 4. 吾乡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学,乐山林,厌家宅之喧阗也。购是地而改筑之,以为闲暇读书之所。 5. 由庵之后,造曲径以登,径止为平台。由台而上,建阁三楹,殿以书室。室之后,则仍为平台而加高焉。
诗句: 抱膝轩记 自明祖都江宁,而杨吴城濠围于城内,其水流日就狭 。 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桥,再会钟山之水。又稍南,过大中桥,则淮水入东关,与相灌注,杨吴城濠虽就狭,而会是三水,半里之间,势犹浩瀚。 又其地北见鸡笼,东北见钟山。而东岸率果园菜囿,杂植桃杏韭菘之属。山林映带,舟楫往来,虽居城中,殆无异于郊外。 予自归江 宁,家凡六徙。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尘埃渗漏。每署日激射
【注解】 1. 柏川桥:地名 2. 绵乡营:地名 3. 东厂:明成祖朱棣设立的特务机关,负责监视、侦查、审讯等事务。 4. 饷营:军事后勤保障部队的驻地 5. 不可考云:不可考证的意思 6. 皆:都 7. 今:现在,如今 8. 可考:可以考证的意思 【译文】 柏川桥,与我的住所后门相对。它前的门所临街的巷子,名称各异。有人说,这里古时候属绵乡,名叫绵乡营;又有人说,柏川桥以北一百多步外
诗句释义 1. “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在儒林中有一位年长的学者,学问深厚,通晓天人之道。这里强调的是学者的学识和地位。 - “儒林”指的是儒家学者聚集的地方或学术圈。 - “丈人”是对年长男性的一种尊称,表示尊敬。 - “学究天人奥”形容该学者不仅精通儒学,而且能够理解并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包括宇宙和人生的奥秘。 2. “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这位学者通过了科举考试
凡木之生,不材则已,材则为栋梁,为舟楫,为凡什器;树之乎廊庙,泛之乎江湖,陈之乎五都之市,尽其用而无憾,谓之曰幸可也。其次不为人用,而产于山林,植于园囿;华以春,实以秋,荣悴开谢以其时。不尽其用,而且遂其生,谓之曰幸,亦可也。其下薪之,槱之,斩之,艾之,萌蘖之生,又从而践踏之。彼其机既欲遂而不能,而其气脉脉绵绵,又若续而不绝;雨旸所被,暵湿所薰,朽败之余,于是乎蒸出而为芝菌。人见芝菌之生
府之胜萃于城西,由四望矶迤而稍南,有冈隆然而复起,俗名曰钵山。钵山者,江 山环翼之区也。而朱氏始居之。无轩亭可憩息。山之侧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栋宇,极幽。其前 有古木丛篁,极茂翳。憩息之佳所也。而其境止于山椒,又不得登陟而见江 山之美。 吾乡陶君叔侄兄弟,率好学,乐山林,厌家宅之喧阗也。购是地而改筑之,以为闲暇读书之所。由庵之后,造曲径以登。径止为平台。由台而上,建阁三楹,殿以书室。室之后
自明祖都江宁,而杨吴城濠围于城内,其水流日就狭。及其东至竹桥,有水穴城来会。古所谓青溪一曲者也。折而南流,至柏川桥,再会钟山之水。又稍南,过大中桥,则淮水入东关,与相灌注,杨吴城濠虽就狭,而会是三水,半里之间,势犹浩瀚。又其地北见鸡笼,东北见钟山。而东岸率果园菜囿,杂植桃杏韭菘之属。山林映带,舟楫往来,虽居城中,殆无异于郊外。 予自归江 宁,家凡六徙。近乃僦宅居是水之西。老屋百年,尘埃渗漏
儒林有丈人,学究天人奥。通眉举明经,遽赴玉楼召。 于时询童乌,芳龄始逾悼。客来执诗问,瑟僩了义妙。 文人厄九命,后嗣终食报。宦达何足言,持身等圭瑁。 绣衣争国论,彩笔述庭诰。鲤庭旧闻存,伊今洵克效。 嗟子废《蓼莪》,哀思正周调。寸草腐无称,辜负春晖照。 承君犹不弃,示我图中貌。努力振家声,相期在忠孝
管同(1780—1831),清代诗人,字异之,江苏上元(今南京)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还是姚鼐的高足弟子,其诗词及文学成就在当时与梅曾亮齐名。 管同的文学生涯始于道光五年(1825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功,并被选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僚。在邓廷桢幕中,他得以与方东树、梅曾亮、刘开等同僚交流,这些人都是姚鼐的门生,他们共同遵循着姚鼐的学术和文风,被称为“鼐门下著籍者众,惟同传法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