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川桥者,与予所居后户对。其前户所临街,称名多异。或曰:其地古属绵乡,名曰绵乡营。或曰:柏川桥北百余步外,其地为明之东厂;至今犹名曰东厂;而此地则明之饷营也。是二说者,今皆不可考云。
【注解】
- 柏川桥:地名
- 绵乡营:地名
- 东厂:明成祖朱棣设立的特务机关,负责监视、侦查、审讯等事务。
- 饷营:军事后勤保障部队的驻地
- 不可考云:不可考证的意思
- 皆:都
- 今:现在,如今
- 可考:可以考证的意思
【译文】
柏川桥,与我的住所后门相对。它前的门所临街的巷子,名称各异。有人说,这里古时候属绵乡,名叫绵乡营;又有人说,柏川桥以北一百多步外,这个地方是明朝的东厂;至今还叫东厂;而此地则是明朝的饷营。这两说今天都不可考证。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写自己居处与柏川桥相对。“柏川桥”,地名。二句写柏川桥前门临街的巷子名称不同,可能是因地缘关系,各取别称。三句写对柏川桥前门临街的巷子名称的不同说法,有误,实为不同。四句写柏川桥后门所在之地,是军事后勤保障部队的驻地,不是东厂和绵乡营所在地。五、六两句说明两种说法都不能考证,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表明作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并加以否定。最后一句总结全诗,表示作者对此的看法,即两种说法都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