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诗句解析
无斋记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
注释:我性格固执而愚蠢,对外界的享乐之事,不知道那是快乐,而上天也似乎顺应我的意思。
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
注释:对于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我都得不到。
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
注释:在上位的人不能得到奔驰千里、建功立业的能力,在下位的人不能享有奢侈浪费、享受声色的生活。
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
注释:我年已五十多岁却还没有孩子。
所有者,惟此身耳。
注释:所剩下的只有这身体了。
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注释:唉!这也幸亏只拥有这身体了,要是这身体之外的还有别的什么东西,那么我的痛苦该有多么深重啊;但也很不幸,我还拥有这个身体,假如连这个身体也没有了,那我也会感到多么快乐的啊。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
注释:闲居无事,左手拿着书籍,右手拿着画笔,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注释:听到饥饿的声音不会感到痛苦,看到严寒的景象也不会感到畏惧,观看电视也以为是无知的事情,因此以此为乐趣,于是就把书房命名为“无”斋。
译文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
注释:我性情固执而愚蠢,对于外界的享乐之事,不知道那是快乐,而上天也似乎顺应我的意思。
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
注释:对于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我都得不到。
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
注释:在上位的人不能得到奔驰千里、建功立业的能力,在下位的人不能享有奢侈浪费、享受声色的生活。
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
注释:我年已五十多岁却还没有孩子。
所有者,惟此身耳。
注释:所剩下的只有这身体了。
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注释:唉!这也幸亏只拥有这身体了,要是这身体之外的还有别的什么东西,那么我的痛苦该有多么深重啊;但也很不幸,我还拥有这个身体,假如连这个身体也没有了,那我也会感到多么快乐的啊。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
注释:闲居无事,左手拿着书籍,右手拿着画笔,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注释:听到饥饿的声音不会感到痛苦,看到严寒的景象也不会感到畏惧,观看电视也以为是无知的事情,因此以此为乐趣,于是就把书房命名为“无”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于物质欲望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诗人通过对自身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他人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诗歌开篇就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的欲望并不感到快乐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真正的快乐。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的追求。这种观念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依赖,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诗人认为,如果一个人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那么他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困难和痛苦。这是因为人们往往会在拥有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欲望和需求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人们的焦虑和不安情绪的产生。因此,诗人认为人们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
诗人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而不是物质财富或其他事物。因为一旦失去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其他一切都将毫无意义。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抒情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欲望和人生追求的思考,而且还展示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传达了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