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这首诗的内容是:刘海峰先生的八十寿序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让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年轻时曾陪伴刘海峰先生的经历,对先生的外貌、言谈举止印象深刻,并常常模仿先生的行为作为娱乐。
- 注释:鼐之幼也(即作者年轻时),尝侍先生(经常陪伴先生)。
- 赏析:这里展现了作者对刘海峰先生的崇拜和喜爱,通过回忆童年时期与先生共度的时光,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 接下来提到作者成年后跟随伯父编修君学习经学,以及在刘海峰先生的指导下学习文学。
- 注释:及长(成年后),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从伯父编修君那里学习经学), 学文于先生(向刘海峰先生学习文学)。
- 赏析:这段描绘了作者在学术上的成长过程,不仅学习了经学知识,还接受了文学方面的指导,体现了作者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深厚的学识。
- 然后提到作者在外为官三十年后回归故乡,但由于伯父已故,未能再次拜访刘海峰先生。
- 注释:游宦(在外为官)三十年而归(离开官场三十年后返回故乡)。伯父前卒(伯父去世),不得复见(不能再次见到先生)。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以前交往的老师和长辈都已经去世)。
- 赏析:这段反映了作者在仕途上的辛酸和无奈,以及由于伯父去世导致的无法再拜访刘海峰先生的情况。
- 最后提到今天是农历五月十五日,即刘海峰先生的八十岁生日,因此当地的人们为他庆祝生日。
- 注释:今五月望(今天),邑人(当地居民)以先生生日为之寿(人们庆祝刘海峰先生的八十岁生日)。鼐适在扬州(作者恰好在扬州),思念先生(作者在扬州思念先生)。
- 赏析:这段表明了刘海峰先生的年龄和他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同时表达了作者因工作原因未能亲自参加生日庆典的遗憾。
- 最后作者通过书信将此情此景分享给刘海峰先生,并鼓励年轻的学子们也要努力学习,不辜负先生的教导。
- 注释:书是以寄先生(写信来寄给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又让那些年轻的后辈),闻而劝也(让年轻的学子们听说后受到激励)。
- 赏析:这里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德和教育情怀,希望通过书信传递自己的敬意和期望,同时也希望能激励年轻一代更加努力学习。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与刘海峰先生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师生关系,展现了作者对前辈的敬仰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通过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