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芬
江南好自题“意中云树图” 江南,即指我所在的江南地区。自题:亲自写在画上。 诗句大意:我在江南,常常思念家乡,但未曾真正回来过。人们都说江南是故乡,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故乡的青山呢? 译文:我在江南,常常思念家乡,但未曾真正回来过。人们都说江南是故乡,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故乡的青山呢? 注释:江南(今江苏省南部及浙江省北部):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相忆:相互思念。侬:你。几时才见:什么时候能见到。青:山青色
昨夜霜浓风骤,只恐梅花僝僽。 晓起探园林,却喜寒香依旧。 知否,知否,欲折还怜纤手。 注释解析: 昨夜霜浓风骤: - 描述昨夜天气情况,霜重风急。 - “霜”和“风”都是寒冷的象征,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早晨氛围。 - “浓”和“骤”强调了天气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只恐梅花僝僽: - “只恐”表示担忧或恐惧的心情。 - “梅花”是中国传统四君子之一,象征着高洁、坚韧。 -
【注释】 归:归来。谣:歌谣。今夜月:今宵明月。千里离怀愁欲绝:离别之情,远隔千里,忧愁难以排解。归鸿阵阵哀鸣切:大雁归巢时发出凄厉的叫声。销魂恰忆中秋别:恰好想起在中秋佳节分别的情景,令人伤心欲绝。堪呜咽:值得悲叹、哀伤。南枝雪:指南飞的大雁,因为雁群中常有一只或两只领头,其余的跟随其后,所以有“南枝”之喻。 【译文】 今夜月色如银,我思念亲人的心情愁肠百结。看着大雁向南飞翔
【注释】 青玉案:词调名。 茉莉花:又名抹罗、木犀,茉莉属灌木,其花清香四溢,是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也是古代诗词中经常吟咏的对象。 【赏析】 这是一首以茉莉花为题的词,上片写女子的容颜和神态,下片写她内心活动。全词从视觉角度入手,先写“妆”与“枕”,再写眼波流转,最后写到情思难言。 首句“纱厨玉枕清无暑”,点出主人公在清凉的环境中安卧,用纱帐、玉石枕头来衬托环境的清凉,写出了主人公的舒适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溪畔水仙开矣”,水仙花已经盛开了,这是诗人在赞美水仙之美。 “一缕幽香如此”是说水仙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这是诗人在写水仙花之香。 “暗相思,何时已”是说自己的心中默默思念着某人,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是诗人在抒情。 “不比春风桃李”,春天的桃花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深院月” - 此句描绘了一个深院中的夜晚景象,月亮高挂于天空。 2. “情脉脉” - 描述了深深的情感或思念之情。 3. “思悠悠” - 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思绪与忧愁。 4. “霜满闲庭月满楼” - 霜花覆盖了庭院,明月照亮了整个楼宇,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 5. “何处歌声风送到” - 暗示着歌声通过风的媒介传递到了这个静谧的地方。 6.
【注释】: 江东词客:指苏轼。 镂冰手:形容吹箫技巧高超,如用刀刻冰那样精细。 玉人:美女。 几日秋情浓似酒:几天来的秋天的情意像美酒一样浓厚。 檀口香喉,真个销魂否:檀木的口子和香润的喉咙,真的让人销魂吗? 夜静不知清露透:夜深的时候不知道露水是否已经渗透到罗衫袖上。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为他的友人戴复古所画的一幅《顾蓉娘吹箫图》题写的词。此词上片写戴复古的才艺,下片写自己对这幅画的欣赏
【注释】 1.天仙子:唐教坊曲调名。 2.自取:自己造成。 3.美人消息:指情人的消息、音信,这里指女子的情意。 4.芳心:多情的心。 5.芳魂:即芳魄,美女的灵魂。 6.偏:偏偏。 【赏析】 《天仙子》是一首抒写男女恋情的长诗。此词以“闲愁”开篇,直抒胸臆,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苦恼。全词通过描写主人公与爱人相会时的复杂心理和矛盾情感,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及因爱情而产生的痛苦心情
七弦拂处起春风。 谱幽情、判白裁红。 闲坐理金徽,公馀雅赏谁同。 挥毫际、换徵移宫。 依稀有,多少新谣旧曲,付与飞龙。 恁铜琶铁板,大汉倩关东。 囊中。 连珠又双月,排列著、几许枯桐。 攫醳尽深愉,一一与政相通。 免平沙、落遍哀鸿。 旗亭上、只听歌来五裤,写出欢悰。 胜耆卿井,水随处、播芳踪
石梁遥亘天台路,斯游最饶清妙。 手杖青藤,腰镵白木,梦里当时曾到。 仙山春早。 看红遍夭桃,闲情多少。 倚石迷花,千岩万壑径幽绕。 新词继踪石室,画师凭写出,峰迥云峭。 诗咏曹唐,赋裁孙绰,输却风流怀抱。 元花蓍草。 想满贮奚囊,尽搜吟料。 远映霞标,翠屏横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