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邻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 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 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 左揖隆中老,右揖绵上推。 泛此忘忧物,聊以供吾私。 真乐未易识,胜事空自知。 金风摵摵鸣,金英粲粲垂。 我欲从子醉,不羡高阳池。 焉知义熙后,此会非今时。 注释: 1.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忧愁袭来使人感到痛苦,因此拿着菊花走在东边的篱笆旁。 2. 悠然南山句
【译文】 我病了三个月,连点肥甘的美味都享受不到。 医生又告诉我要戒食盐,可盐食并不适宜。 素餐幸无刺,餐素将何疑。 因思丧乱际,黎民多阻饥。 朝餐乃木叶,暮食乃树皮。 我今食无盐,早晚白玉炊。 稽首谢苍天,揆分忱过之。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定居时写的,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困境的感受与思考。 首联“一病连三月,肥甘宁得知。”写自己因病卧床三个月,连一点美味佳肴都无法享用
【注释】 1.瘦马:一匹瘦弱的马。 2.一十五条:指马的肋骨数。 3.八千万里:指长途跋涉的路程。 4.朝趋夜秣:早上赶路,晚上喂养牲畜。 5.幽并:即幽州、并州,泛指边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匹千里马的辛勤奔波。首句“一十五条瘦肋,八千万里修程”写马的骨架,突出了这匹千里马的骨架瘦削。二、三句“春草明年又绿,朝趋夜秣幽并”,点明时间,说明这匹千里马在春天又开始新的行程,日夜不停地奔波着
巧语屡遭薏苡,丽辞空赋梅花。 岁晚菟裘可筑,不妨痼疾烟霞。 注释翻译:巧言如被误为薏苡(一种植物)的果实,好辞如同徒然的赞美梅花。年老的时候还可以筑起草屋,不要害怕有病就喜欢在烟霞之中游荡。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闲居时写下的遣怀之作。前两句写自己因直言而遭忌;后两句则以退隐自慰。 巧语:甜言。 屡遭:多次遭受。 薏苡:一种植物。 丽辞:优美的词句。 丽辞空赋:徒然地赞美。 菟裘:用狐尾毛织成的衣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其思想主旨。 “昔年居穷巷,门多长者辙。”“昔年”指的是过去,“居穷巷”是说过去住的地方贫苦,“门多长者辙”意思是门经常有老年人经过,“长者辙”是老人们的车轮印,“门”“辙”都指人,说明过去自己住的是一个贫穷地方,经常有人来往。“一病逾十旬,意可雀罗设。” “一病”是说疾病缠身,“逾十旬"意为超过十个月
注释: 1. 孟郊:作者自称。尉溧阳:在溧阳县当官,但因为写诗而罢官。曹务缘诗废:朝廷因他的诗歌问题而罢免了他的官职。 2. 徘徊金濑傍:在金濑边徘徊不去。府以假尉代:官府让他担任一个假尉。 3. 一生坐诗穷:一生中因写诗而穷困。酸寒见馀态:形容自己穷苦的样子。 4. 邢君世业儒:邢家世代都是读书人。才猷:才能和谋略。乃十倍:比邢家才略高得多。 5. 吏隐黄绶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1)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因此,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应先翻译全诗,然后将诗句翻译成译文;最后将翻译出的诗句和对应的译文一一对照。 (2) 题干要求“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因此,考生在翻译前,需要了解诗歌中的重要词语的词义,并在翻译后,对关键词进行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答案】 译文
注释: 守钱虏,抱官囚。铜山富埒国,金印班彻侯。宛其死矣人入室,不义而富嘻云浮。 释义: 守钱虏,抱官囚。铜山富埒国,金印班彻侯。宛其死矣人入室,不义而富嘻云浮。 这首诗的大意是:守钱虏,抱官囚。铜山富埒国,金印班彻侯。宛其死矣人入室,不义而富嘻云浮。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守钱虏、抱官囚等人的形象刻画,揭露了他们贪婪、虚伪、不义的本质。同时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绣衣汉使者,斧钺尝再操。 (绣衣的汉朝使者) - 注释:绣衣是汉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的是赵明叔的身份。汉使者指汉朝的使者,这里特指赵明叔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 - 译文:穿着绣有花纹的汉使使者的服装,曾经手持斧头和宝剑(象征权威和权力)。 2. 六条詟吏胆,一饭思民劳。 (让官员们敬畏) - 注释:詟(jùn)在这里表示敬畏或害怕,六条可能是指某种制度或者规矩
《次韵麟洲龙仁夫游三茅山》 朝行良常南,暮息良常北。 山水互萦纡,松篁相依绿。 尚拟效古人,夜游迭秉烛。 嗟我独何为,红尘走车轴。 有如嗜饮者,性命寄芳醁。 时于茅檐下,支颐望浮玉。 或梦泊西岩,汲湘然楚竹。 终然缠世故,欲往竟未卜。 安得乘天风,翩翩出嚣俗。 士生一世间,衣食贵裁足。 谁为翔蒿鴳,谁为冲霄鹄。 誓将与子游,保此受命独。 【注释】 良:美好。 朝行(cháo)良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