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礼
诗句解析: - 首句“暖日江南梅柳”: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暖和的太阳下,梅花和柳树都开始绽放。这里的“梅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可能暗示着人物的身份或地位,因为梅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柳绿则代表着生机勃勃。 - 第二句“春风堂上笙歌”:描述了在一个装饰雅致、充满春天气氛的地方(如宫廷或私人会所),人们在享受音乐和舞蹈。这里的“春风”不仅带来了生机,也象征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 -
诗句: 本是瑶台月里仙。笑麾鸾鹤住人间。 译文: 她本是来自瑶台的月亮中的神仙。在人间,她笑着指挥着鸾鹤居住。 注释: 瑶台: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 笑麾:笑着指挥。麾,古代的一种旗帜,这里比喻神仙的法力。 鸾鹤:古代神话中凤凰的一种,象征着祥瑞和长寿。 人间:指人世间,即现实世界。 蟠桃:神话传说中的仙果,可以长生不老。 三千岁:表示时间非常长久。 春风、日月
【诗句释义】: 念奴娇·和徐尉 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高楼下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 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 【译文】: 吴松江畔,面对烟波浩渺的湖水,忘却了鸥鸟的嬉戏。每天都在湖上骑行,沿途的十里珠帘让人惊叹不已。登上高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震雷薄矣,胡蝇之营。弥江负淮,隩天险矣。宁曰我尽臣度,肃恭威灵。 宇宙混同,一方阻。皇明建灵旗,下巨舳。震威而怀,靡事戕戮。 王师如翰,至则速。风漰雷磕,奄其覆。哀哀逆俦,维喙乞降。 欙车青盖,朝帝乡。妖氛杀翳,旋披攘。膏痿腥䐿,德泽滂。 凯旋金声,奏洋洋。辉耀万国,俱向方。 注释与赏析: 1. 震雷薄矣,胡蝇之营:震雷轰鸣,胡蝇的军营在远处。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及技巧的综合理解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各个方面。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体会诗人的情感,注意体会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同时还要注意把握诗中所描写的景色特点。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本题属于“炼字类试题”中的“炼词炼句”
【赏析】 此诗是北宋开国名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被拥立为宋朝皇帝(宋太祖)所写的《贺捷表》,歌颂了这次兵变的合法性。诗的大意是:太祖皇帝率师驻扎陈桥,接受天命,顺应民心,成为圣明之君。圣明之君,能镇守幽深之境,声威震越恭顺之地,翼护微贱之周。皇帝下视,人民欢呼。鼎沸如水,波涛横流。否极泰来,飞龙在天;挽弓射天,建神矛。汩汩流淌,遏止狂乱;泱泱施恩,鸿福无边。炙热而湿润,羸弱者得痊愈;驾驭皇极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赏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不能割裂开来。这首诗是刘鋹在被俘后写给皇帝的信,通过描绘自己受刑的过程来表达对唐朝皇帝的怀念之情。“僭号”、“虐其民”写出了刘鋹不思进取,反而残暴统治百姓的罪状;“猛虎攫”、“噬海隅”、“跨峤绵岭”、“环为炉”写出了自己被擒时惊恐万分、狼狈的样子;“流膏解节,民毕屠”“帝怒惠顾,思往苏”写出了自己受刑时的惨痛心情和对皇帝的思念。
【注释】 惊世文章:指惊世之作。门户照人:门户之见,指门户观念。外家衣钵:指外家的衣钵。相期宅相:期望子孙世代相传。此恩难说:此恩难以言表。从今:今后。一年强似:一年比一年好。时节:时运。 【赏析】 这是一首寿词。上阕写寿词内容,下阕赞寿辞。 “惊世文章,门户照人,外家衣钵。”这三句是写寿者文才高绝,德望卓著,门第显赫,为家族争光。 “多谢温存,相期宅相,此恩难说
注释: 九日 虎踞城边九日台,前年黄花何盛哉。 去年今日濑阳山,三径荒芜手自删。 今年到此百愁有,物情改尽花依旧。 花不能言心自知,嚼蕊徘徊泪盈袖。 黄花时节年年好,我生浩荡何时了。 栉沐从教饱风雨,只恐飘零人易老。 客中霜风吹我衣,陇头白云呼我归。 江湖僻处好归隐,月上三更闻子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悟和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
【注释】 次韵孙抚干二首:这是作者给朋友写的两首诗的答唱之作。孙抚干,即苏轼好友孙觉。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曾与孙觉有赠诗唱和之雅兴。苏轼于元祐元年(1086)再谪黄州,与孙觉的交往又多了起来,并作此诗以答其问。 疏狂自许:自我标榜为疏狂不羁的人。次公醒:指阮籍,字嗣宗,阮咸之子,阮瞻之弟,魏晋时人。他性疏放旷达,不拘礼法,喜酣饮,常驾车驰逐于青原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