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斯植
东斋书事 客居之地心情懒散,天涯远望令人昏昏欲睡。 断续的云彩流过山峰溪涧,残月照亮衡门。 猿猴在它山中啼叫,砧声来自何处村落? 浮名身外的事,不须再论。 译文: 客居之地心情懒散,天涯远望令人昏昏欲睡。 断续的云彩流过山峰溪涧,残月照亮衡门。 猿猴在它山中啼叫,砧声来自何处村落? 浮名身外的事,不须再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东斋书事时的心情和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
【注释】 西风:秋风。取己:比喻自己。 回车日:回到京都的日子。 赏析: 《送人谒所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写友人去京城拜见上司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西风忽别离,满袖百篇诗。”起句开门见山,点明时间、地点与人物身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无限感慨;“忽”字,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突然和意外,突出了送别时的伤感和无奈;“百篇诗”,形容友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山中寓意”直接点明主题,暗示着诗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1. 白发今如许:“白发”在这里象征着年华老去,而“今如许”表示这种老去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反而让诗人的内心更加感慨。 2. 自吟还自愁:“自吟”即自我对话或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自愁”则是对自己的忧愁和不安。 3. 满山晴叶雨:“满山”意味着整个山林
诗句如下: 结屋在云端,悠然趣自安。 译文: 我的房子建于云端之上,我在那里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高高的云层之中,感受到诗人那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结屋在云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处的高远和宁静,"悠然趣自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第二句: 江山随望远,星月近人寒。
诗句释义: 1. 遣怀:表达内心的思绪或情感。 2. 愁极鬓成丝:形容极度的忧愁使头发变得稀疏,如同丝线一样。 3. 沧江梦未归:梦中回到故乡,但醒来时发现仍在异乡,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归的无奈。 4. 鸟啼山雨急:鸟儿在山中啼叫,预示着天气将变,雨势将会加剧。 5. 春尽故人稀:春天即将结束,旧友也渐渐离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孤独感的恐惧。 6. 晓润侵吟壁
塞北 兵战何时息,边尘染客旌。 乱鸦啼又歇,荒草死还生。 岛雨连秋曙,江风入雁声。 近淮民自悦,应是宦情清。 注释: - 塞北:指边塞以北的地区。 - 兵战何时息:战争何时会停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 边尘染客旌:边关的尘土沾染了旅人的旗帜,描绘了边关的荒凉景象。 - 乱鸦啼又歇,荒草死还生:混乱的乌鸦叫声再次停止,荒芜的草地上野草重新生长,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战争的无情。
丙辰季夏雨中 【注释】1. 丙辰:指唐文宗开成五年,诗人时年23岁。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五月中旬。 【赏析】此为初夏之作。首句“天涯身尚寄”,点出自己身处异地,寄寓他乡。“何日向东州”,表达了归家无期的惆怅。第二句“一夜霜欺鬓”,形容自己因思乡而憔悴。第三句“连朝雨送愁”,说明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忧愁。第四句“梦多吟作祟”,表达了自己因思念家乡而失眠。第五句“闲极懒为雠”
诗句逐句释义 第1句:雨雪寒窗下,孤灯夜不眠。 注释:“雨雪”指天气寒冷,“寒窗”表示窗户因寒冷而显得更加昏暗;“孤灯”指的是一盏孤独的灯火,通常用来象征夜晚中独自学习或工作的景象。 第2句:衰残如旧日,荣达是何年。 注释:“衰残”和“荣达”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表达了岁月带来的衰老和颓废,后者则暗喻了成功和繁荣的年代。这里的“旧日”和“何年”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怀念。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与隐士的生活,表达诗人对隐士的敬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逐句释义: 1. 送君湖柳下,未别已关情。 —— 在湖边送你时,还没告别就已经开始思念(你)。 2. 古塞去程远,寒江入梦清。 —— 古道边的驿站距离很遥远,而梦中的江水清澈如镜。 3. 野云低水树,山雨闭春城。 —— 远处的野云低垂,近处的水面映出树木的影子;山雨降临,将春天的城门封闭。 4. 到处逢知己
【注释与赏析】 挽白云赵宗丞:此诗为哀悼友人而作。 天上楼成日,人间独丧君:天上的楼阁已经建成了,可是人间却失去了你(指赵宗丞)。 料知生死事,还与去来分:想来人世间的事,生与死是一样重要的。你生前的遭遇我了解,死后的情况我也预料到。 夜月江村路,春风岭树云:在江边的村庄,夜晚明月照着你曾经走过的路;山岭上飘散着春风吹拂的云。 交馀多感槩:与你相交的情谊深厚。 那忍见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