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此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赏析。答题时要注意从炼字、手法、内容等方面分析。 【答案】 牛渚山前白鹭飞(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船头坐得便无机(诗人乘船垂钓,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注释:白鹭,水鸟。) 莺从柳絮风中听(春风拂面,柳絮飘舞),(注释
赠沈景玉 水接僧居近,林开市路通。 绿云生宿雨,黄鸟出晴风。 世事书声外,交情道味中。 高踪沈东老,能与一樽同。 注释: 1. 水接:指山涧溪流潺潺,水气蒸腾。 2. 僧居:僧人的住所。 3. 林开:指山林开阔。 4. 绿云:形容春雨后新发的嫩草如云一般碧绿。 5. 宿雨:指春雨过后残留在草木上的水珠。 6. 黄鸟:黄鹂鸟。 7. 道味:佛教禅宗的修行之道。 8. 东老:这里指沈景玉,字东野。
元夕 上国当元夜,金吾不禁行。 笙歌喧甲第,灯火灿王城。 万户春同色,千门月共明。 举头天路近,不敢纵歌声。 注释: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 上国:指京城长安。 金吾:指唐代禁卫军,负责京城治安。 甲第:指贵族的住宅。 春同色:指春天的颜色相同。 举头天路近:抬头仰望天空,觉得天路(皇宫)离得很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夜晚京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烟花、音乐、灯光等元素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送一源藏主行脚 - 注释:这是一首为一位名叫“一源”的藏传佛教僧侣送别行脚的诗。 - 译文:我送你去远方,你即将开始了新的行脚旅程。 - 赏析:开头直接交代了送别的情景和目的,即送行。 2. 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 - 注释:年轻的你正在从事旅行和参禅的生活。 - 译文:你的年龄正当青春,正是开始行走和修行的好时机。 - 赏析
【注释】 ①青箱:藏书之箱。②子又孙:子孙辈。③竹里:指诗稿。④槐根:指梦境。⑤岁月饶双鬓:指岁月催人老。⑥溪山付一樽:指山水风光,付与一樽酒。⑦沙门:僧人。 【赏析】 王仲高林泉小像 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 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 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仲高是宋代画家,字子美,号东塘,杭州人。他的绘画以山水著称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去天台国清寺的僧人。下面逐句解释: 闻说台山胜,令人梦欲腾 - 听说天台山风景优美,令人心驰神往,仿佛要乘云而升,飞翔于天际。 松杉万丈路,鉼锡半千僧 - 在天台山,有成千上万的松树和杉树,它们如同一条通往天界的路;寺庙中住着上千位僧侣,他们的生活简朴而宁静。 涧落烟中磐,岩垂雪里灯 - 山涧中的寺庙,烟雾缭绕之中,磬声回荡;岩石下悬挂着雪中点燃的灯光,显得格外神秘与幽静。
【注释】 1. 车溪:地名。2. 子可:即你(指作者)可以。3. 法席:佛教僧徒的席位。4. 薛荔(péi):一种香草,可制香料。5. 芙蓉:荷花的一种。6. 青嶂:青色山崖。7. 灯影:蜡烛的光线。8. 乞归日:请求回家的日子。9. 暮年:晚年。10. 尽:完了。 【译文】 车溪古法席, 子可继先贤。 薜荔林间锡, 芙蓉浦口船。 鸟声青嶂里, 灯影白头前。 我有乞归日, 于斯尽暮年。 赏析:
【注释】 久病不出队:久病,长时间生病;不出队:不参与军事训练。 大雪断行路:大雪覆盖了道路,使得行军困难。 乱山深闭门:山上的树木被积雪覆盖,形成了一道屏障,使得进入山中的道路变得难以通行。 瓮番饥鼠走:瓮中的食物已经被消耗尽了,饥饿的老鼠开始在瓮中寻找食物。 竹折冻禽喧:竹枝因为冰冻而折断,冻僵的鸟儿开始在树枝上鸣叫。 政忆王夫子:现在正在怀念王夫子。 政:现在。 清斋咬菜根
解析: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第一句:“斯楼屡易名,一上一伤情。” 注释:这座楼多次更换名称,每一重都触动了作者的伤感。 译文:这座楼经常更换名字,每一层都是一段伤心的故事。 - 第二句:“白屋多为戍,青山半作城。” 注释:许多白墙小屋作为驻守之地,青山也部分变成了城池。 译文:许多房屋是驻守的地方,青山的一部分变成了城墙。 - 第三句:“雨中春树出,风里晚潮生。” 注释
【注释】 宿雨:昨夜的雨水。 青林:指青山绿林。 春灯:比喻春天的明月,常用来象征美好时光。 白发:指年老的人的头发变白了。 交:朋友,这里指旧日的朋友。 几:少。 别话:分别时的话,即离别的话。 坐:坐着。 生草:长出新草。 船:指船上的卧具。 直须:一定要。 酒律:酒令。 相醉:相互劝酒,醉倒。 馀年:剩下的岁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送别友人之作,诗题中“留宿”说明诗人要送友人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