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
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
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
【注释】
①青箱:藏书之箱。②子又孙:子孙辈。③竹里:指诗稿。④槐根:指梦境。⑤岁月饶双鬓:指岁月催人老。⑥溪山付一樽:指山水风光,付与一樽酒。⑦沙门:僧人。
【赏析】
王仲高林泉小像
家有青箱学,流传子又孙。 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
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 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
这是一首题画诗。王仲高是宋代画家,字子美,号东塘,杭州人。他的绘画以山水著称。这首诗就是王仲高为其画《林泉图》而作的题跋。
首句“家有青箱学”,点明此画所绘乃自家所学,为王仲高的得意之作。第二句“流传子又孙”,表明此画不仅为王仲高一人所喜爱,而且其技艺和风格得以传承,代代相传。
接下来三句“诗曾留竹里,梦不到槐根”,则是对画作内容的赞誉。竹子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槐树则代表着高洁的品质。王仲高将这两种植物巧妙地融合在画中,既展示了自然的美景,又体现了画家的高洁品格。
第四联“岁月饶双鬓,溪山付一樽”,则是对画作背后故事的描绘。岁月流转,王仲高的头发已经白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将一生的情感和经历都融入了这幅画作之中,使之更加生动和感人。
末联“老怀无所系,时得访沙门”是诗人对自身人生态度的写照。尽管年华已逝,但诗人仍心怀壮志,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他时常去拜访那些出家人,向他们请教人生之道。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