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
【注释】 范质公:即范质。吏部,官名,为吏部尚书之省称。澜园:范质在汴京的别墅,在今河南开封。卢敖、若士:典出《列子·汤问》中“卢敖游于北海”和“若土游于太山”,指隐士。滕王阁: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故址在江西南昌。庾亮楼:庾亮(279—340),晋朝文学家,曾任荆州刺史。其宅在今湖北江陵县南。醋瓮:古代盛酒器,以陶土制成,内壁有孔,用以漏酒。葬糟丘:古时制酒用的坛。糟丘,酒坛。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需熟悉常见的古诗词的格律、内容及手法。同时,考生要掌握一些重要的诗词鉴赏术语和相关概念,如意境、风格等。本诗为五言律诗,其内容上多用典故,且押韵规整,读来铿锵有韵。 (1)沈易庵六十 吴地钩戟越地鋋(shān),一时最贵沈郎钱。 注释:吴国的钩枪和越国的手戟,都十分锋利;当时最贵的是沈姓人的钱财。沈易庵即沈佺期,唐代诗人,字云卿
【注释】 游西山 其二:游赏西山。为寻春费百文,好春只合与山分。柳丝娇织烟如锦,槐火光烧石有纹。来入幕风桓氏客,不残花雨岳家军。松呼泉咽皆天乐,世上爰居闻不闻。 【赏析】: 此诗为游西山而作。首二句说,游赏西山,也需花费不少金钱。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人们往往喜欢去游赏它,所以游西山也要花许多钱。“好春”指春游,“只合”即应当,“山分”指春天的美景都应归结于西山。第三四句写西山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游西山 其一 - 仰天大叫想天闻(仰天大叫):仰面呼喊,大声呼告,希望得到上天的回应。 - 山只三分兴十分:形容山虽然不高,但给人的感觉却很壮丽。 - 春到寒潭开古雪:春天到来时,寒冷的潭水也解冻了,仿佛古时候的积雪被春风吹散。 - 僧寻好岫拂新云:僧人在寻找好的地方,用新鲜的云彩拂去。
诗句释义 1.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泛舟却赋:这句描述了诗人因公务被邀请到范质公的住处,在澜园中饮酒赏月后,因各种原因(可能是天气或身体原因)未能继续游宴而作的诗。"道经吴桥"指的是诗人从一个地方经过吴桥,"吏部招饮"则是指范质公邀请他来家中喝酒。"澜园"是一处雅致的园林。"月上泛舟"描绘了夜晚在月光下泛舟的画面。"却赋"意味着诗人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完成原本的计划。 2.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及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楚题目要求,如本题“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泛舟却赋 其三”,明确答题范围是全诗,然后根据注释、题目提示等把握全诗大意,再进行赏析。 此诗是一首即席之作。首联“侨扎推襟非素欢,相逢不奈有云肝”的意思是:我与范质的交情不是素日的欢聚,相见之时不免有感于心。诗人因故未能赴约,只好在酒席上作此即景小诗
《道经吴桥范质公吏部招饮澜园月上泛舟却赋》其二: 大略都如赤壁船,又为秋夜又坡仙。 自关福享门当水,尽著情央月上天。 遣啸入云淆鹤唳,分清与荻美鸥眠。 无如诨语痴吟好,喜听人呼作水颠。 注释: 道经吴桥: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一带。 范质公:即范质,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人。他曾担任过吏部尚书等职务,是当时的著名文人。 招饮:邀请饮酒。 澜园:位于吴桥县的一处园林。 泛舟:乘船。 却赋:拒绝赋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读懂原诗内容,抓住原诗中重点诗句理解,同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来回答。 首先从题干来看,这是一首五律,全诗为七句,每句七个字。第一句是“亦为数合解风烟”,意思是说我也像范质一样,多次与友人饮酒聚会。第二句“得入名园似辋川”的意思是:也如同范质一样进入了名园——澜园,这里指自己进入范质的府邸。第三句“刑鹬而盟范少伯”意思是
注释: 1. 似来香气吴绡上,可有钱塘十里无。 - “似来”:似乎是从天上降临的香气。 - “吴绡”:即苏州丝织品,这里指画中有的香气像是从天上飘洒下来的。 - “无”:没有,表示香气无处不在。 2. 辋水云烟呈别景,新丰鸡犬认归途。 - “辋水”:辋川的山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 - “云烟”:形容辋川景色如仙境一般。 - “新丰”: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境内。 - “鸡犬”
【注释】 ①范月山先生:作者自号。宣城:古郡名,今属安徽泾县。在宣州府东南,有宣城故城遗址。范门:指范晔家。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范晔,南朝宋文学家。曾祖范宁,晋太傅;父范泰,宋吏部尚书。范晔幼聪慧,善属文,工书法。 ②不似宣城说范门:意思是说自己的学问和成就并不逊色于范晔。 ③自鸣丰芑蓼莪恩:意思是说自己的学问和成就并不逊色于范晔,就像自己家族中那些杰出的子孙一样。丰芑、蓼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