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大圭
【注释】 憧憧:形容人忙碌的样子。詹生:作者的朋友,这里代指詹生。腊雨不出:即“腊雨”意,指腊月里不下雪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二句描写的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景象,第三、四句则描写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图景。这首诗以腊月为背景,通过对腊月中不同景象的具体描绘,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清静高雅生活的理想。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耐人寻味
迟明 山晓欲无色,鸡寒犹有声。 客中魂梦少,风雨隔林生。 注释: 山晓欲无色:山在早晨的时分,天色还未完全大亮,仿佛连山的颜色也失去了,给人一种暗淡的感觉。 鸡寒犹有声:鸡因为寒冷而啼叫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的寒冷,也暗指诗人内心的苦楚和孤独。 客中魂梦少: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诗人常常感到自己如同游子一样,灵魂游荡,梦境稀少。这里的“魂梦”二字,既指梦中的景象
【注释】 大儿:小儿子。新得鱼:指刚捕到的鱼。雕胡:酒名,即杜康酒。老翁:指渔父。一笑:一笑道,指笑眯眯的样子。江潮落:指江水上涨退落。西村:东村的反义词,指西边的村庄。有酒满瓶沽:指有酒可以喝。沽:买。 【译文】 小儿子在船头刚刚捉到鱼,小女儿在船头烹煮杜康酒。 老头儿笑着看着江水涨落时,西边的村庄已经摆好美酒等着喝。 【赏析】 此诗是一首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诗,写渔父一家的生活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诗歌的内容作答。 首句“梦入青山去,独寻云侣游”,诗人进入梦中,来到了青山之中,独自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游玩。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句“依稀携手处,月出石门秋”
【注释】 归至:归来。中野:中都郊外。雨色澹微阳:雨色暗淡,阳光微弱。归情已当急:归家的心情已经迫不及待了。共对青山立:一起对着青山站立。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归途中,描写了他暮春时节急于返家的心情。首两句写景。“雨色澹微阳”是说,天空中云淡风轻,只有微弱的阳光洒在雨后的大地上;“归情已当急”是说,归途的心情已经迫不及待了。第三、四句写近景和远景。“空野夕凉多”,是说空旷的野外
【注释】 江晚:傍晚时分的江上景色。长天:辽阔的天空,指秋天的天空(“长”和“晚”都暗示了时间)。鸟飞尽:天色渐渐暗下来,鸟已经飞得差不多了。两岸:指的是江岸两边。芦花发:芦苇丛中开满了花,泛白的花瓣像白色的芦花。何处一舟来?:哪里一艘小船儿来了呢?清江:清澈的江水。上秋月:秋天的月亮高悬在清澈的江面上。 译文: 夜幕降临,天边的飞鸟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长长的天际线。江岸两边,芦花盛开,洁白如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进行赏析。“雨归”是诗的标题,“不向青山宿”意为“不会在青山下借宿”,即不会投宿于山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诗人不会在青山下过夜。“青山笑杀人”,这是诗人自况:青山嘲笑自己像“杀人犯”一样无故受累,“笑杀人”三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黄昏独归去”,傍晚时分独自回家,“衣上雨痕新”,衣服上有雨珠痕迹
亦有往还者 自懒与相期独坐柴门里 青山无去时 注释: - 亦有,表示存在或发生某种情况; - 往还,往来交际; - 自懒,自己懒散; - 与相期,期待与某人相聚; - 独坐柴门里,独自坐在简陋的柴门旁; - 青山无去时,形容青山永远在那里,不会离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亦有”二字,不仅表达了生活中存在的情感交流
【诗句注释】 南州鼎沸涕堪流——南州:指南朝时临川王陈宝应。鼎沸:比喻战乱。涕:眼泪。流:落下。南州战乱,作者流泪了。 安得如君海上游——安得:怎能得到。如君:像你。海游:泛指远行。你怎能像我这样远离家乡去到海上呢? 果陷孤城谁独免——果:如果。陷:陷入。孤城:孤立无援的城池。谁独免:谁能独自免除灾难呢? 能寻乐土更无愁——能:能够。寻:寻找。乐土:理想的土地。无愁:没有烦恼
【注释】 1. 八景: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记载,唐明皇于开元年间“以天下名山为百岳,各命一位,加以赞咏”,并令其自写诗,称为“八咏”。此指松云八景图。八景,即八松、八桧、八仙洞、八音涧、九华峰、天台峰、玉女峰和石笋峰。2. 危石:高耸的山峰。3. 青入云:形容山峰苍翠而入云端。4. 千岁木:千年古木。5. 必上人:必上人,指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647—733),字子微,陕州河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