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注释: 前一首已经出发的舟船,后首还要等谁? 春天的事情惊动了江边,客愁充满了山和海。 别离的时间只是片刻而已,相会的时候不知在哪。 既然已违背了我当初的心意,我怎么能不改变脸色。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好友汪定海的赠别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离别的伤感与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写诗人与朋友告别的情景。“前舟已云发”,意为前边的船只都已经出发,而后面的船只还在等待。这一句以景衬情
【注释】: 故人忽已别:故人,老朋友;忽已,忽然之间。 兀兀吾何适:兀兀,形容孤独的样子;吾,我;何适,到哪里去呢。 暮投甬东路:甬道,指山间小路。 不见往来迹:往来,来来往往;迹,足迹。 古寺静修廊:古寺,旧时名胜古迹中的佛寺;修廊,长廊。 空斋冷虚壁:空斋,空荡荡的僧房;虚壁,空旷的墙壁。 独有阶上苔:独有,只看见;阶上,台阶上。 犹如旧时碧:犹如,好像;旧时碧,昔日碧绿。 赏析:
下面是对《感怀八首》逐句的详细解读: 1. 宠极辱会至,势利真祸罗: - “宠极”指受到极高的宠爱。 - “辱会至”意为受辱的时刻也随之而来。 - “势利”形容人唯利是图。 - “真祸罗”意味着这是真正的祸根。这句话表达了由于过于追求权势和利益,最终会导致灾祸的发生。 2. 君看道旁木,几曾成斧柯: - “道旁木”比喻那些被忽视或遗弃的事物。 - “斧柯”指的是斧头砍过的地方。 -
在世忽如寄,胡乃劳其生。 浊酒报初熟,颓然醉前荣。 日暮彩云敛,天宇湛虚明。 群动各已息,一鸟忽嘤鸣。 感之欲长叹,酒至还复倾。 陶公殁已久,谁能喻吾情? 诗句注释与译文: 1. “在世忽如寄”: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短暂且漂泊无常的感慨。 2. “胡乃劳其生”:诗人感叹人生充满劳苦,如同被驱使般无法自由。 3. “浊酒报初熟”:描述诗人用浊酒庆祝初次收获的情景
【译文】 砍伐树木的声音已经很久没有听见了,朋友之间互相欺骗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身上。 各种利害关系纷纭复杂,像饥饿的野兽争抢食物一样。 我被迫驱逐着,在四方奔走,寻找出路。 早晨起来,脚下踩着露水,环顾四周,不知该往何处安身。 向东走的路被高山大海阻隔,向北又走到了临淄。 临淄是古齐国的地方,淳朴的风气早已衰败。 只听说管敬仲曾经受到鲍叔牙的知遇,但今天这个人已经去世,乡里的人失去了他这个依靠。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理解其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注意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本题要求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名句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整首诗的主题深入分析。“感怀八首”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首联:“索居将永矣”,“索居”,指久居异乡
【注释】 杪(miǎo)岁:末年。摇落:指草木凋零的时节。 青蒲:即苍蒲,一种植物名。青青:形容草木青苍茂密的样子。 萌达:指草木发枝发芽。 大火:古代以“大火”为岁星之名,这里借指夏季。南明:指南方明亮,暗指南方已入冬季。 天运:天意或时运。是,此。废兴:指国家的兴亡。 商郊:指古之商都亳(bó)。迁:迁移。夏鼎:夏朝的国宝。殷土:指殷代的故都。京:国都。 异方:指远方之地。既:已经。已: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技巧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首先读懂全诗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分析。 “泛海”,仲夏发会稽,乍秋别勾章。”仲夏”是农历四月,此时会稽郡(今浙江绍兴)正是春末夏初,气候宜人;“乍秋”是农历七月,此时勾章山一带天气已转凉,故有别情。“拟杭黑水海,首渡青龙洋”。杭州的黑水海,是钱塘江的入海处,在今天的杭州市西南面,即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的萧山区到富阳市一带
这首诗是关于游大慈山的,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水行境谓尽,陆出路旋通。 - 在水路尽头,意味着旅程结束了;而在陆路上,则道路畅通无阻。 2. 乃即苍松径,步入青莲宫。 - 于是,我沿着苍翠的松径前进,进入了神秘的青莲宫。 3. 连嶂既崷崒,密林亦葱茏。 - 连绵的山峰既高耸又陡峭,密林也郁郁葱葱。 4. 地涉清净界,身游紫翠重。 - 我踏入了一个清净的世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时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下面是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的注释: 1. 黄虞去我远,大道邈难追。 - 黄河(象征国家)离我越来越远,大道(理想的治国道路)难以追寻。 2. 悠悠观世运,终古叹兴衰。 - 观察世间的变迁,感叹国家的盛衰变化。 3. 王风哀以思,周室日陵迟。 - 周朝的风俗让人悲伤,朝廷日益腐朽衰落。 4. 五伯方迭起,七雄更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