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仲尹
诗句翻译: 西风吹满枝丫,建章宫锁寒气。官服未裹贡品前,霜已沾衣。谁能载酒陪花使,终日寻香过苑墙? 修月客人弄云娘,三吴清兴入淋浪。草堂病客风流减,自洗铜瓶煮蜜尝。 译文: 西风瑟瑟,吹落了满树枝叶,建章宫被寒冷包围。尚未穿上官服,贡品还未包裹,就已经沾染了霜露。谁能带着美酒陪我在花园中畅饮,我整日寻找花香走过宫墙? 月光下,有客人正在玩弄着云娘。从三吴传来的清兴之思,如同淋浪一般汹涌
诗句释义: 1. 骑鹤峰前第一人。不应着意怨王孙。当时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 - 注释:骑着鹤飞到峰前的第一名人。不应该在意被王孙怨恨。曾经在这个地方留下美丽的姿态和诗歌,留下了香味和泪水的痕迹。 2. 调雁柱,引蛾颦。绿窗弦索合筝□。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魂。 - 注释:调整雁柱,吸引蛾眉。绿窗下的弦索和筝□都合在一起。筑台的歌舞在春天之后结束,明月下的朱色门户让人感到悲伤和绝望。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1. 蚕欲眠时日已曛(蚕欲眠时日已暗) - 这是描绘蚕即将入睡,天色已经昏暗的景象。蚕在夜晚会进入睡眠状态,而天黑则表示时间接近黄昏。 2. 柔桑叶大绿团云(柔桑叶子宽大如团云) - 形容桑叶的颜色和形状。桑叶通常呈绿色,且边缘宽厚如同云雾。"团云"在这里比喻桑叶的形状。 3. 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罗敷尚小,在田间小路旁观看行人)
南歌子 榴破猩肌血,萱开凤尾黄。旧间风簟雪肌凉。一枕浓香。魂梦到巫阳。 云纻描瑶草,莲腮洗玉浆。碧梧深院小藤床。此意一江春水正难量。 注释: - 榴破猩肌血:形容石榴裂开,露出鲜红的石榴籽,如同猩红色的皮肤被撕裂一样。 - 萱开凤尾黄:指萱草花开,花瓣像凤凰尾巴一样黄色,非常美丽。 - 旧间:指过去的日子。 - 一枕浓香:形容枕头上弥漫着浓郁的香气。 - 魂梦:灵魂和梦境。 - 巫阳
下面是对《浣溪沙》的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赏析。 - 诗句翻译:绣馆中人人感到疲倦,不愿踏青外出。粉墙后面有声音在簸钱,卖花的门外面绿树成荫。 - 译文解释:绣房的每个人都觉得疲倦,不愿意出去踏青。粉墙后面传来了簸钱的声音,卖花的门外面绿树丛生。 - 关键词注释: - 绣馆:绣有花纹的官署或私人宅第。 - 人:指诗人自己。 - 倦踏青:厌倦了春游。 - 粉垣:墙壁涂饰以白粉
【译文】 帘子半卷,四座围坐,绿意环绕,红烛高燃。歌声唱尽,玉人连夜欢舞,但欢愉之后,又恨离别短暂。 不要唱出莲舟新曲,烟波中的画船摇曳,绿水悠悠。那断肠的鸳鸯,三十六对,在紫蒲洲上相对沐浴。 【赏析】 《谒金门·帘半窣》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一位歌妓夜深独处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歌舞宴席,下片写歌妓的内心活动和所思之境。全词以"帘半窣"为起笔,渲染一种静谧的气氛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属中调。此词当是宋代女子春游时所吟之词。“贴体宫罗”指贴身穿的宫罗衣,“东池”指池塘。“春风一把瘦腰支”形容春风使人的腰肢纤细起来。“戏镂宝钿”指在首饰上雕刻花纹。“金剪”指剪刀。“最宜京兆画新眉”指最好是让京兆(即京兆尹,官名)给女子画新眉毛。 【赏析】 这首小词写女子春日游园,以轻灵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她穿着一件绣有花纹的宫罗衣,身段婀娜地在池边漫步
鹧鸪天 楼宇沉沉翠色深,辘轳亭下梧桐树。 川光带晚虹悬雨,树影映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无边,断肠今古夕阳中。 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词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座高楼和几重绿荫的景象,以及在楼亭下梧桐树上栖息的鸟儿。接着,词人转向对天空的描述,描绘了夕阳下的虹、雨、树影等景象,这些景象都在诉说着一种无尽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碧云犹作山头恨
浣溪沙 万叠春山一寸心。章台西去柳阴阴。蓝桥特为好花寻。 别后鱼封烟涨阔,梦回鸾翼海云深。情知顿著有如今。 注释: 万叠春山一寸心: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情感。 章台西去:指的是从洛阳的章台出发向西去。 蓝桥特为:特别为此而来。 别后鱼封烟涨阔:指离别之后,书信如同被风浪吹卷,使得书信上的鱼形印章变得模糊不清。 梦回鸾翼海云深:梦中仿佛回到鸾鸟展翅高飞的地方,那里云雾缭绕,仿佛在海上一般。
小虫机杼月西厢,风雨才分半枕凉。 白发自疏河汉梦,一瓶秋水玉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