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欲眠时日已曛。柔桑叶大绿团云。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
翠实低条梅弄色,轻花吹垄麦初匀。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全诗共有八句,每一句的释义如下:
- 蚕欲眠时日已曛(蚕欲眠时日已暗) - 这是描绘蚕即将入睡,天色已经昏暗的景象。蚕在夜晚会进入睡眠状态,而天黑则表示时间接近黄昏。
- 柔桑叶大绿团云(柔桑叶子宽大如团云) - 形容桑叶的颜色和形状。桑叶通常呈绿色,且边缘宽厚如同云雾。”团云”在这里比喻桑叶的形状。
- 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罗敷尚小,在田间小路旁观看行人) - “罗敷”是一个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此处可能是指一位年轻的女性,她在田边小路旁观看过路人。
- 翠实低条梅弄色(翠绿色的果实垂挂于低矮的树枝上) - 描述的是田野中的景象,可能是春末夏初,植物开始结果。”翠实”指的是绿色的果实,”低条”则形容这些果实挂在低矮的枝条上。
- 轻花吹垄麦初匀(轻轻吹过垄间的小麦) - 这里的”轻花”指风吹过的痕迹,”垄”指的是田地中的垄沟,”麦初匀”则表示小麦刚刚被风吹拂整齐。
- 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听到鸠鸟的叫声,走过了一个安静和平的村庄) - “鸣鸠”是指鸟类鸣叫的声音,”太平村”可能意味着一个平静、没有战乱的乡村。
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
在蚕将要睡觉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桑树的叶子又宽又大,颜色像一团白云。罗敷姑娘还很小,她在田边的小路旁看着过路的人。
田野上的果实呈现出青翠的颜色,挂在低矮的枝条上。微风吹过田地里的麦子,使得它们看起来非常整齐。在这声音中,我走过了一个宁静和平的村庄。
赏析:
这首《琴调相思引》以生动的田园风光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姜夔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