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则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吴松江观闸的七言古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第一句“吴松江水急如箭,昔见画图今识面。”描绘了吴松江的水势迅猛,如同箭一般,让人仿佛看到了画中的景象。这里的“水急如箭”形象地表达了吴松江水流湍急的特点。 第二句“百川应命争先趋,东注海门如赴战。”则进一步描绘了吴松江水流的强大力量,百川汇聚,争先恐后地向大海奔去,犹如奔赴战场一般,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和决心
筚篥引 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 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 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 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 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 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 声闻相触妄情生
城南楼 城南树尾花风晴,城南树下渔舟行。 隔溪竹屋数家酒,矮篱路转人纵横。 仙山石洞在眼底,塔竿倒影沧波明。 相期待渡日已晚,坐看平野青烟生。 译文: 城南树梢上的花朵沐浴着晴朗的阳光,城南树下有一只渔船正在航行。 隔着小溪可以看到几家用竹子搭建的房屋,小路曲折地穿过村庄。 眼前是一片美丽的景色,仙山的石洞隐约可见,塔的顶端倒映在清澈的波浪之中。 我们约定在渡口相遇,但天已经晚了
游三相台示甘杨诸友 我登上三相台,南望双巽峰,俯视下界如凌空。开元老树可百丈,断崖尽日呼颠风。 注释:我登上了三相台。在南方望着双巽峰,向下望去,仿佛整个世界都悬挂在空中。这里开元寺有一棵百年老树,高可达百丈,而山崖则像要飞起一样,呼啸声震天动地。 甘郎攀果学猿挂,杨子枕石飞泉中。垂藤离地坐我稳,袒跣长啸如乘龙。 注释:甘郎(即李白的好友)攀着果树,像猴子一样挂在树上
雪深三尺闭柴荆,岁晚无心打葛藤。 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注释: - 雪下得很深,屋前的柴草都被雪覆盖了,人们也无心去拔除葛藤。 - 在立雪堂前,因为积雪太厚,人们的身影显得模糊不清,仿佛看不到任何人。 - 周围的山林被新长的嫩竹和竹子包围着,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诗人从椅子上起身
【诗句】 角鹰一侧目,所视无穹苍,臂鞲索饱非所长。良马一振鬣,所向无穷荒,内闲待秣安可常。 丈夫心胆塞天地,身与世道为低昂。况从世外发高趣,蓬蒿岂足夸翱翔。 我怜古道满荆棘,岁晚狐兔争跳梁。今年识君谷水傍,爱君骏气如鹰扬。 愿君莫如我,学步成踉跄。愿君莫如我,用拙甘六藏。 茅舍深居,已无马师问梅子,木叶蔽膝,尚有懒瓒知南阳。 九峰之外天茫茫,寒梅欲花春在霜。兴来拂袖谢丘壑,阔视四海皆吾乡。
诗句如下: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 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翻译为英文是: Sun sets on the eaves, casting shadows of cold clothes; a bowl of aromatic stew made from wild leeks is rich with spring rain. In spring, with mist
入仙洞山 进入山中,隐隐听到雷声,山鸡跟着人飞。松风洗涤了喧嚣的耳畔,松露洒在青萝衣上。 平生结习重幽赏,会景会物情依依。谁能歌紫芝? 我当歌《采薇》,招呼云外的青鸾归。 【注释】 入:进入。仙洞: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隐隐:隐隐约约地。雷:雷声。角角:鸟鸣声。青萝:一种植物,这里泛指草木。 结习:积习,指旧有的习性。重:重视。紫芝:灵芝,古人认为它是长寿的仙草。 《采薇》:古代歌曲名。云外
【注释】 绝句:一种四句的古诗。开渠筑岸护低田,意思是为了保护田里的作物,修了渠道和堤岸;坐听邻翁说去年,是邻居老头在说去年的事情;卖却犁锄买渔网,是把农具卖了去买渔具;儿童荡桨到床前,是小孩子用船桨划到了床前。 【译文】 为了保护田里的作物,我们修建了渠道和堤岸。 邻居老头在说去年的事情,他告诉我们去年收成很好。 我们把农具都卖了去打鱼。孩子们荡着船桨到了我床前,他们玩得很开心。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锦袍花映凤池明” - 注释:锦绣的官袍上绣有花朵,显得光彩照人;凤凰水池(皇宫中的池塘)显得分外明亮。 - 译文:华丽锦袍上的花卉图案在明亮的凤凰水池边格外显眼。 第二句:“玉佩光摇紫府青” - 注释:佩戴着象征身份的玉佩,其光芒在紫色府邸中摇曳生辉。 - 译文:佩戴着象征权力的玉佩,其光芒在紫禁城的宫殿中闪烁。 第三句:“富贵着人如醉梦”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