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赏析】 这首五古,是揭露封建社会残酷压榨农民的黑暗现实。诗中通过一个被剥削、压迫的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纠葛,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第一句“父母是怨家”,指出家庭内部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五逆子”指不孝之子,是封建社会所深恶痛绝的。作者用“怨家”来概括全家,突出家庭内部矛盾的激化,并点出主人公是一个“五逆子”。 第二句:“养大长成人”
【译文】 身是上阵的将士,手中持刀被杀死。如果你不杀我,我也会杀死你。既然两军相逢,终究会有一个死。死也无须忧虑,生也不须欢喜。应该入涅盘城,迅速离五浊地。天心遣我生,地母收我子。生死不由我,我是长流水。 【注释】 1.回波乐:曲牌名。 2.八十九:指第八十首。 3.上阵兵:战士或勇士。 4.煞(shà)死:杀死。 5.忽:忽然。 6.终须一个死:最后一定会有个死报应。 7.涅盘城:佛教语
注释:世间什么东西最珍贵夫妻关系最重要。一个磨面师,眼看着别人绝路而行。不要恨天,这是前世的因果报应。你的妻儿被鬼吃掉,你向哪里去告状?告诉你不要再娶妻,不必苦苦烦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磨面师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感受。他看到别人绝路而行,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但当他想到这是前世的因果报应时,他的心态逐渐平静下来。他告诉人们不要娶妻,因为婚姻会带来痛苦和烦恼。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回波乐 其八十》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表达了一种对生死、贫富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翻译: 1. 父母怜男女:父母非常爱护自己的子女,将他们视为掌中的明珠。 2. 亦死手遮面:在孩子即将离世时,父母用双手遮住孩子的面部以防止泪水滴落。 3. 将衣即覆头:父母迅速为孩子盖上衣服,以防寒冷。 4. 死朴哭真鬼:孩子去世后
回波乐,其八十七 有钱不造福,甚是老愚痴。 自身不吃著,保投受妻儿。 打脊眼不痛,十指不同皮。 饱吃身自稳,饿肚身自饥。 积十年调宁,知身得几时。 一朝身磨灭,万事不能窥。 妻嫁后人妇,子变他家儿。 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 闻强急修福,莫于百年期。 注释: 1. 有钱不造福:有钱财却不去造福社会,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2. 甚是老愚痴:非常愚蠢,如同年迈的糊涂人一样。 3. 自身不吃著
【注释】 暂时自来生,暂时还即死。死后却还家,生时寄住鬼。不愁麦不熟,不怕少谷米。佯坡展脚卧,不来世间事。死去长眠乐,常恐五浊地。 【赏析】 这首回波词描写了一个人死后灵魂去往极乐世界的情景。全词以“暂”字为贯串全篇之线索,表现了作者对生死、世事的淡泊态度。 上片首句写其死后去往极乐世界的经过。下句写其生时寄居在鬼中的情况。“不愁麦不熟,不怕少谷米”,是说死后灵魂去到极乐世界后
注释: 1. 富儿少男女,穷汉生一群。 - 富儿(富人):指有钱的人或有钱人。 - 少男女:年轻,缺乏经验。 - 穷汉:贫穷的人,这里指穷人。 - 生一群:生出许多。 2. 身上无衣着,长头草里存。 - 身上无衣着:没有衣服穿。 - 长头草里存:在草丛里藏着。 3. 到大肥没忽,直似饱糠粃豚。 - 大肥:形容非常肥壮的肉。 - 没忽:没有东西可吃。 - 直似:简直像。 - 饱糠粃豚
回波乐 其八十二 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 行即食天厨,坐时请月料。 得禄四季领,家口寻常饱。 职田佃人送,牛马足䜺草。 每日勤判案,曹司无阓闹。 差科能均平,欲似车上道。 依数向前行,运转处处到。 既能强了官,百姓省烦恼。 一得清白状,二得三上考。 选日通好名,得官入京兆。 【注释】 1. 仕人:指官员。 2. 人中第一好:形容官员最好。 3. 天厨:古代皇宫的厨房。 4. 月料:每月的俸禄
回波乐 其八十三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著。 同时小去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药。 生佛不拜礼,财色偏染著。 白日趁身名,兼能夜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回波乐
【注释】 回波乐:一种曲名。其七十二:这是一首七十二回的回波乐,共七十二句。“回波”是曲调的代称。 不净脓血袋:喻指身体内充满了污秽之物。 四大:佛教语,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 六贼:道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邪念。 风者吹将散:意为风能吹散一切。 焰来亲:意为火的热量能亲近一切。 土者合成人:意为大地能孕育万物,与人体相融合。 体骨变为土:意为人的躯体和筋骨最终化为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