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怜男女,保爱掌中珠。
亦死手遮面,将衣即覆头。
死朴哭真鬼,连夜不知休。
天明奈何送,埋著棘嵩丘。
耶娘肠寸断,曾祖共悲愁。
独守丘荒界,不知春夏秋冬。
但知坟下睡,万事不能忧。
寒食墓边哭,却被鬼耶由。
这首诗《回波乐 其八十》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表达了一种对生死、贫富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翻译:
父母怜男女:父母非常爱护自己的子女,将他们视为掌中的明珠。
亦死手遮面:在孩子即将离世时,父母用双手遮住孩子的面部以防止泪水滴落。
将衣即覆头:父母迅速为孩子盖上衣服,以防寒冷。
死朴哭真鬼:孩子去世后,哭泣声如同真的鬼魂一样令人害怕而无法入睡。
连夜不知休:整个夜晚都在不停地哭泣,似乎永无止尽。
天明奈何送:天亮时,人们只能无奈地离开,去安葬死者。
埋著棘嵩丘:墓地建在荆棘丛生的山坡上,显得凄凉。
耶娘肠寸断:母亲因为儿子的去世而悲痛万分,肠子仿佛被一寸一寸切断。
曾祖共悲愁:家族中的长辈们也为失去亲人而感到极度悲伤。
独守丘荒界:只剩下一个人孤独地守护着这片荒凉的土地。
不知春夏秋冬:在这个悲伤的时刻,人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只知道在坟墓下度过每一天。
但知坟下睡:唯一知道的是,自己只能在坟墓下安息。
万事不能忧: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一切忧虑都与死亡相关联。
寒食墓边哭: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会在墓地边哭泣哀悼。
却被鬼耶由:尽管知道这是一场虚幻的哭泣,但仍不免为之。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家庭的哀伤,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王梵志通过这首作品传达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