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凤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句。解答此题,要把握诗歌中主要意象“达人”和“天地”,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一联“乱世无家天地悲”意思是:在乱世中无处安身,感到天地都充满悲伤。“乱世”指动乱的年代,“家”指自己的居所,这里借指自己的国家或社会。 第二联“达人情绪几人知”意思是:达观的人,他们的情绪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达人”指通达事理、看透世事之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恽仲升在丙戌年除夕相别的,所以称“与恽仲升居士”。首联写分别的情境。“除日春临三十年”,意思是说今年是三十个除旧布新、万象更新的岁首,而诗人和主人已经分别了三十年,此时又逢此新春佳节。“如今更值岁朝天”,意思是说如今又迎来了这个新的一年,即岁朝,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这里,诗人把“除日”和“岁朝”连用,是为了突出新年的来临和新旧交替的时节感。颔联写别后的怀念之情
百花园即事 雨后的泉声吼似雷,中天晴朗照进窗来。 千林沐浴在润泽之下,芽应长得更长; 百鸟迎着阳光张开嘴巴,舌自然地张开。 静下心香一炷,悠闲地翻阅古经; 门前滴尽山翠,分付门人不要轻狂。 释义: 1. 雨后,泉声大如雷鸣。 2. 中天,天空正晴,明亮照进屋子。 3. 千林,指众多的树林。蒙润,受到滋润。芽应长,意味着树木的嫩芽会长得更加茁壮。 4. 百鸟,指各种各样的鸟儿。迎光,迎接阳光
诗句输出:瘿枕闲欹苇箔褰,浩然情性雪晴天。 译文:瘿枕随意倾斜,用苇子编织的帐幕轻轻掀起,外面是晴朗如雪的冬日景色。然而,诗人对窗外雏鹤的叫声感到厌烦,觉得它们打破了这份宁静。 注释:瘿枕,即有瘤的枕头;闲欹,随意倾斜;苇箔,指用苇子编成的帷幕;褰,提起;浩然,指宽广、浩渺的情感;情性,性情或情感;雪天,形容天气寒冷且飘着雪花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里的静谧景象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深夜焚香阅故编:在深夜时分,点燃香火翻阅旧书。这里的“故编”指的是过去的记录或学问,而“深夜”和“焚香”则营造出一种静谧且虔诚的学术氛围。 2. 热肠馀焰付群贤:指将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传递给有志之士。“热肠馀焰”比喻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如同燃烧的火焰未减,希望通过分享给予他人。 3. 乘时泼墨成淋雨:抓住时机,泼墨如雨,形容创作时的激情与力量
岁旦浑如初夏天,风柔日暖庆新年。 释义:在新春的早晨,天气和暖,阳光明媚,人们欢庆新年的到来。 注释:岁旦——指新年,元日是正月初一。浑如初夏——像春天一样温暖宜人。 不知佛法新多少,斋罢闲行柏树前。 释义:不知道新的佛法有多少,吃完早饭就随意地在柏树旁散步。 注释:斋——吃素,这里指吃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节早晨的所见所感。首句以“浑如初夏天”开头,形象地展现了新春早晨的温暖和宁静
【注释】 丙戌:宋宁宗庆元五年。除夕:农历年底的最后一天,即旧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恽仲升居士:指作者的朋友恽格(字仲升),号潜夫、无垢居士。山童:山中的小童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庆元五年除夕与友人相聚时所写。诗人以“野老”自比,表达了自己忧国念民的思想感情;而以“山童”自喻,抒发了自己喜春之心。首联点出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喜。颔联写诗人对新年的喜悦之情。颈联写除夕之夜雨夜融和,令人欣慰
注释: 闲唱:悠闲地歌唱。 学道无成方悔错,为僧到老始知闲。 学道没有成就就会后悔当初的错误,成为僧人直到老了才懂得了生活的闲适。 闲来卸却乾坤担,错去彝除祖佛关。 在闲暇时卸下了承担天地万物的重任,错误被消除了对祖先和佛门的执着。 桂魄烂空水尚剧,梅花满地腊将残。 月亮落下,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梅花落满了大地,腊月即将结束。 衲衣下事谁能会,只觉频年病怯寒。 袈裟下的事务没有人能理解
【注释】 神光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招提:佛寺。 【译文】 屋后梅花盛开的时候,三三两两的游人去佛寺拜访朋友。 游客在琴中自得其乐,童子们闲下来就下棋斗智斗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春日山居图。诗前两句写诗人居住的环境。"屋后"二字点明位置;"正发"二字状物生动,写出梅花盛开的情景。"三三两两"四字描写出游的人很多。"赴招提"三字写出了他们去佛寺拜访朋友的情景。
注释: 山房梅雨涤烦襟,顿觉清凉味可寻。 静整孤琴鸣白雪,悠然无意觅知音。 译文: 山房中,梅花的雨滴洗涤着我烦闷的心境,顿时感到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静静地整理着琴弦,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就像白雪一样纯净。 我悠然自得,无心去寻觅知音,只想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愉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房中的心境和行为。他面对梅雨带来的清新气息,感到心情豁然开朗。他放下心中的烦恼,静静地整理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