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翻译: 寄岑金纪时客琼南 其一故里书信从江上来,听说你二月海船启航。 不要嫌弃须发都已变白,遇见鸡窝当个小孩。 注释: - 故里书从江上来:家乡来的信是从江上寄来的。 - 闻君二月海船开:听说你二月海船已经启航。 - 莫嫌须鬓皤然白:不要嫌弃须发已经变白。 - 逢着鸡窠当小孩:遇见鸡窝当个小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一封书信。诗人在信中表达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注释】 岑金纪:人名。时客:当时的朋友。琼南:海南,今属海南省。醉颜酡(tuó):醉后脸发红。嚼罢槟榔发浩歌(huà gē):嚼槟榔发出洪亮的声音。巨浪:大浪,指风浪。惊:惊动。六时:指一日二十四小时。惊巨浪:指在风浪中颠簸。何处不风波:哪里没有风浪?比喻世事多变,充满险恶。赏析:诗的首句写诗人在海南岛琼南的住处,有一棵花梨树,树下有酒席,是与朋友岑金纪饮酒作乐之处。第二句“嚼罢槟榔发浩歌”
【注释】 感君:感激你对我。惠远:指吴惠远,作者的友人。沉香、水玉:均为名贵香料。苍文:即“苍璧”,古代祭祀时用作祭品的大玉璧。异众芬:与众不同的香味。怀袖:怀里、袖子里。依稀(yī qí):模糊隐约。出入:出外。逢君:遇见你。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首句写自己收到朋友赠送的沉香和水玉,感到十分珍重。次句说,这些香料虽然不同寻常,但它们散发出来的幽香却像众多芬芳的花朵一样迷人。三
【注释】 去去三春道:三春,指春季。去去,指远行。 谷旸:上人的名字。 揩背:拭摩背部。 琼岛:仙岛上的美玉。 知音:知己的朋友。稀:稀少。 空嗟无雁处:徒自叹息没有鸿雁传书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时节送友人上人回谷旸祝其本师,并祝愿他们师生日即良辰美景赴范总戎之约。全诗以惜别为题,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范总戎的敬意。 开头两句
东山访彭孟侯 绿树林中石径欹,竹窗高掩少人知。 阴符读罢香烟细,溪鸟惊飞客到时。 注释解析: 1. “绿树林中石径欹”:描述了一种自然而古朴的景致,绿树环绕着一条弯曲的石头小径,显得幽静而引人入胜。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2. “竹窗高掩少人知”:通过“高掩”二字表达了竹子高耸入云,窗户紧闭,仿佛与世隔绝的意境。同时,也暗含了一种清高的品格,不被外界纷扰所影响。
【注释】 于归:归,指女子出嫁。许身:许下心愿,许身许国。底事:什么。 【译文】 当初你嫁人时,许下了一生一世的誓言,现在却背叛了自己许下的誓言,我怎能不痛心疾首呢? 如果地下有知,请告诉我,为何要这样对待那些为国捐躯的人,他们为国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难道不值得我们尊敬吗? 【赏析】 《孤山吊胡烈妇墓》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胡烈妇殉夫之志的敬佩之情
【注释】 李方水:名不详。掌教:掌管学府之官。临皋:即临皋亭,在杭州西湖边。白居易《送严砺赴越州》诗:“越水清无底,吴山绿到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情感。前两句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已久,但友谊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淡漠。“半岁”句说两人离别已近半年。后两句则写自己将寄去自己的诗歌给友人,并祝愿他早日回京。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注释: 身随黄壤心何烈,冢葬青山骨亦香。 却恨世间公道少,不将巾帼易冠裳。 译文: 身死黄土心何烈,坟墓葬在青山旁,骨气依然香。 却遗憾世人对公平理解太少,不将女性的地位与男性相比。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之一。诗人在悼念丈夫赵明诚时,写下了这首《孤山吊胡烈妇墓》诗。 首句“身随黄壤心何烈”表达了诗人对丈夫的怀念和对丈夫忠诚勇敢的赞美。她用“黄壤”来比喻丈夫的墓地
【注释】 ①李方水:字子美,号海岳。明弘治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后辞官归乡。临皋:即“临皋亭”,在今安徽巢县南。《临江仙·送李方水掌教临皋》一诗作于正德八年(1513)春。②籧篨:用竹篾编成的席子,一种盛放东西的器具。③颦:皱眉,形容孩子不高兴的样子。④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友人临别赠行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诗作: 西畴春望 其一 暖日开晴陌,春风百卉生。 秧新初有色,叶嫩不成声。 一雁归遥海,双峰接远情。 美人何处所,泽畔几回行。 译文: 温暖的阳光照在开阔的道路上,春风拂过,百草生长。 新的秧苗刚长出绿色,叶子还很嫩,听不到它们的声音。 一只大雁向南飞向遥远的大海,山峰相接,仿佛连着遥远的家乡。 美人的家在哪里?我在湖边徘徊了好几遍。 注释: - 西畴:指西边的田地。 - 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