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洋
【注释】 湘簟:湘地竹席。张子言:张君,指张籍。子言:即友人,指张籍。 【译文】 剪断半亩潇湘的白云,美人纤手制出冰纹。 舍风卧榻吹寒玉,映月歌筵叠翠裙。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把湘簟比作“潇湘半亩云”,形象地表现了湘簟的质地细滑和色彩明洁的特点。“佳人纤手制冰纹”两句赞美了织簟的巧夺天工,同时也赞美了湘江流域女子的勤劳和美丽。“舍风卧榻吹寒玉”句,写簟子之凉。簟子如玉,凉爽宜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思想内容,注意根据题目干的要求作答。“清云度高汉”,指高高的白云飘荡在天上,越过了汉朝的疆界;这里暗含诗人思念友人之情;“落日下远戍”,指夕阳西下,照在遥远的边境上(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岭南的所见所感。 译文: 古时候就有高人隐逸山林,现在我看到了那些静修的人。 江山成为他们的独自行走的地方,风雨成为了他们孤舟中的伴侣。 傍晚时,他们在湘流中放下锡杖;秋季,他们移帆至桂水旁。 早晨登上覆釜观,远远地看到苍梧山。 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南中胜景,心却不追求道外之事。 遇到你的时候,就像树叶一样飘落;我作为被放逐者,与浮萍一同漂泊不定。
赠云谷翁 白云满深谷,爱尔结幽居。 竹影宵穿户,松阴日覆渠。 僧归邻寺寂,客至野堂虚。 过岭时驯鹿,临溪独钓鱼。 月侵前墅局,花映北窗书。 谁识王孙意,频回俗士车。 注释: 1. 白云满深谷:深谷中布满了白云。 2. 爱尔结幽居:你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居住。 3. 竹影宵穿户:夜晚,竹林的影子穿过窗户投射到地面上。 4. 松阴日覆渠:松树的阴影在日间覆盖在小河上。 5. 僧归邻寺寂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能力、语言和表达简明的能力,解答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此题要求考生先写出全诗,再写出译文,然后结合注释和赏析进行回答。注意答题时,要先写全诗,然后是译文,最后是赏析和答案。 第一句“八月天高河汉流”,意思是:八月的时候,天气晴朗,银河也显得格外明亮,天空中云气流动,犹如一条条银白的河流。 第二句“丹峰翠壑迥西楼”,意思是:远眺群山之间,层峦叠嶂,青翠欲滴
注释:石阁旁是云雾缭绕的松树,藤窗上花朵晶莹,露珠浓稠。独自站在青霄之上,那笛声何处传来?月光明亮照耀着远处的九华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读书堂景色的诗。前两句描绘了读书堂的自然环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堂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九日登坚山十韵 【注释】 辞喧:言词喧闹。 野寺:指寺庙在郊外。 九日:指重阳节或九月九日。 复:又,再。 垂:挂。天际:天空之上。 孤城:指边塞上孤独的戍楼。 风云:云与风。众壑:许多深谷。 鸿雁:大雁。 骑转:骑着马儿转动。 奇葩:奇花异卉。 泉飞:泉水飞溅。 龙吟:如龙的鸣声。 作赋惭先哲:写诗感到惭愧不如古人。 素襟:素雅的衣襟。这里指诗人的心胸。 帽随枫叶堕:帽子随着枫叶飘落下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高适、孟浩然、李白等并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诗歌以五言古诗为主,兼有七言古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宿华阴怀马侍御按节河中 在华阴县怀思马侍御,按照节令前往河中。 客路倦兹游,空堂此何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注释 1. 汉中太守行出门: 描述汉中的太守走出城门。 2. 萧萧五马鸣秋原: 形容太守骑马走在秋天的原野上,马的脚步声与秋风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3. 请君系马亭前柳: 邀请太守在亭前的柳树下系马,以表达敬意。 4. 为君赠言劝君酒: 作为礼物送给太守,用美酒来劝他喝酒。 5. 汉中巨郡狱讼繁: 汉中是一个大郡
【注释】 别家:指送别人家去。严:修饰,加强语气的词语,这里指“早”。楚乡:指故乡,也指楚国。故里:家乡。尊俎:古代酒器和礼器。临:来到。道傍:路旁。偕集:聚集在一起。儿女泣成行:指子女们哭成一片。非遐征:不是到很远的地方去。未可量:不可预测。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九月七日至九日之间。涂:通"途",道路。秋草:泛指草木。焜黄:枯黄的样子。沙禽:水鸟。栖宿:栖息。鸿雁:大雁。东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