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梅
寻梅 𦂳绊芒鞋踏冻沙,樵村鱼坞竟忘赊。 忽闻香处溪犹隔,寻着花时日又斜。 纵使月明惟冷淡,莫愁霜苦不精华。 无论异日亲尝子,谈说犹能酸齿牙。 注释: 𦂳绊:用草绳捆扎。 芒鞋:没有底的鞋子。 樵村鱼坞:樵夫村、渔夫坞。 赊(shē):赊欠。 忽闻:突然听到。 溪犹隔:水边相隔遥远。 纵使:即使。 淡薄:冷落。 莫愁:不必忧虑。 霜苦:霜打后的苦味。 精华:比喻好的品质或事物。 无论:不论。 尝子
寻梅 玉格冰魂见尚稀,忽惊岁暮思依依。 每当深雪偏肥绽,才得东风便谢归。 断板桥边孤影瘦,冷村墙外暗香微。 相逢不忍相离别,飘瞥斜枝趁落晖。 注释: 1. 玉格冰魂见尚稀:形容梅花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宛如冰雕一般清冽脱俗,令人一见难忘。 2. 忽惊岁暮思依依:突然感到岁月已至暮年,心中不禁生出思念之情。 3. 每当深雪偏肥绽:每当雪花覆盖大地,梅花却能独自绽放,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坚韧与生命力。
【注释】: 1. 寻梅 - 寻访梅花。 2. 策杖度林塘 - 拿着拐杖走过树林和池塘。 3. 幽寻犯晓霜 - 在幽深的地方寻访,遇到了早晨的霜。 4. 临池疑掩映 - 靠近水池时似乎被遮掩了。 5. 傍竹畏遮藏 - 靠着竹林时担心会被遮住。 6. 款曲敲僧舍 - 绕着僧人的房子轻轻敲。 7. 徘徊绕苑墙 - 环绕着花园的墙壁走。 8. 好携三弄笛 - 想要带着乐器吹奏三遍。 9. 树底为催妆
【注释】: 寻梅:寻找梅花。 人烟离渐远,心已觉香温:路上人烟稀少,越走越远离城市,但内心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路入春消息,山通夜梦魂:走在春天的路上,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消息;而夜晚的山路则似乎通向了梦境。 霏霏仍小雪,漠漠又孤村:虽然下了小雪,但仍然可以看到远处的村庄。 几折湖桥外,相留到月昏:在湖边的桥外停下脚步,想要与对方相留到月亮落山。 【赏析】:
【注释】 服周:汉景帝年号(前156—前143)。 莱妇:莱芜之女。莱芜,今山东莱芜县,春秋时属齐。 杖藜:指手拄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 招提(ti):佛教的寺院。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杭州时所作。诗中以梅花和梅花村为题,写寻梅饮李鸿宅用服周韵。 首联起笔就写梅花,说梅花之神已经守候在水西等待春来。次句写梅花香气,说晓林之中,香雾迷蒙。三、四两句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赏梅。诗人说
【注释】 今晨:早晨。 风日佳:天气晴好,气候宜人。 策杖:拄着拐杖。 独树山中老:只有一棵梅树在山中孤独地生长。 危枝石上开:梅树枝干弯曲,挂在石头上。 残腊尽:农历十二月(腊月)已过。 早春来:早春时节来临。 谁解忘情得:谁能理解忘记忧愁的境界呢? 神功:神奇而高妙的能力。 付此杯:把这种神奇的能力付之于杯中酒。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诗人游历山林寻访梅花时所写
诗句原文: 山近云常覆,林疏竹半遮。 幽香和露滴,瘦影蘸溪斜。 细认天机妙,翻愁卦画差。 何人还卖兔,试与问东家。 注释翻译: - 山近云常覆:描绘了山峦靠近云端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高远的感觉。 - 林疏竹半遮:描述竹林虽然稀疏,但仍有部分竹子遮挡住视线,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幽香和露滴:通过“幽香”一词,传达出梅花的芬芳;而“和露滴”则形象地描绘了露珠在花瓣上滚动的情景
寻梅向何处,步入晚山稠。 涧曲香风细,峰回径路幽。 疏枝明雪霁,落日带烟浮。 废寺空遗址,逢人问未休。 译文: 我去寻找梅花,却不知道它在哪里,只能走进晚山中。 山涧弯曲,微风细长,山峰回旋,小路曲折。 稀疏的树枝在雪后明亮如雪,夕阳带着烟雾漂浮在空中。 废弃的寺庙里只有遗址,我遇到了一个人,他不停地问我是否知道梅花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言绝句诗作。整首诗语言简洁
寻梅四首 远树人知少,新晴我独来。 扳崖时系马,解带欲挥杯。 玉蕾还藏艳,冰魂未染苔。 孤山终是浅,安得此胚胎。 诗句注释: 1. 远树人知少,新晴我独来:远处的树木因为人们不多而显得更加清晰,新的晴天里我独自前来。 2. 扳崖时系马:攀登峭壁时系马休息。 3. 解带欲挥杯:解开衣带准备饮酒庆祝。 4. 玉蕾还藏艳:指梅花虽然已经开放(玉蕾)但仍然含蓄内敛(藏艳)。 5. 冰魂未染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诗句的理解、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古诗鉴赏方法。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此题要求赏析“寻梅四首”诗,考生需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从诗中“出郭亦未远,香风傍马来”“英华浸山霭,蓓蕾照溪苔”“竹近遮还露,蜂忙去复回”可以看出诗人以景传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