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风日佳,策杖去寻梅。
独树山中老,危枝石上开。
时看残腊尽,人望早春来。
谁解忘情得,神功付此杯。

【注释】

今晨:早晨。

风日佳:天气晴好,气候宜人。

策杖:拄着拐杖。

独树山中老:只有一棵梅树在山中孤独地生长。

危枝石上开:梅树枝干弯曲,挂在石头上。

残腊尽:农历十二月(腊月)已过。

早春来:早春时节来临。

谁解忘情得:谁能理解忘记忧愁的境界呢?

神功:神奇而高妙的能力。

付此杯:把这种神奇的能力付之于杯中酒。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诗人游历山林寻访梅花时所写。诗人以清丽的笔墨刻画了梅花傲雪凌霜、孤洁高峻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今晨风日佳,策杖去寻梅。”写诗人早起迎着和煦的春风,拄着手杖去寻找梅花。

颔联“独树山中老,危枝石上开。”写梅花独自生长在山中,枝条盘曲,挂在岩石上开放。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景象,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颈联“时看残腊尽,人望早春来。”写随着腊月的结束,人们盼望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春天中绽放的美好景象。

尾联“谁解忘情得,神功付此杯。”写有谁能理解忘记忧愁的境界呢?把这种神奇的能力付之于杯中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