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云常覆,林疏竹半遮。
幽香和露滴,瘦影蘸溪斜。
细认天机妙,翻愁卦画差。
何人还卖兔,试与问东家。
诗句原文:
山近云常覆,林疏竹半遮。
幽香和露滴,瘦影蘸溪斜。
细认天机妙,翻愁卦画差。
何人还卖兔,试与问东家。
注释翻译:
- 山近云常覆:描绘了山峦靠近云端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高远的感觉。
- 林疏竹半遮:描述竹林虽然稀疏,但仍有部分竹子遮挡住视线,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 幽香和露滴:通过“幽香”一词,传达出梅花的芬芳;而“和露滴”则形象地描绘了露珠在花瓣上滚动的情景,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气息。
- 瘦影蘸溪斜:用“瘦影”形容梅花枝干纤细而有力,而“蘸溪斜”则描绘了它斜倚在清澈溪水中的姿态,显得既优雅又坚韧。
- 细认天机妙:这里的“天机”可能是指梅花内在的生命力或者自然的规律,而“妙”则强调了这种生命力的精妙之处。
- 翻愁卦画差: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之美超出传统占卜(卦象)预测的惊讶和赞叹。
- 何人还卖兔:这句可能是诗人的即兴发挥,询问是否有人还在出售兔子,这样的疑问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或讽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林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将梅花的香气、形态以及与自然的联系生动地展现给读者。同时,诗中也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如对梅花之美的超越传统占卜的赞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思。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美轮美奂,更富有深意,是明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