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不识面,操笔若为情。
载诵闽贤志,还为楚些声。
挂冠终为母,辞禄岂要名。
更问生前事,知非是亦醒。

【注释】

怜:怜悯。

不识面:指不认识面。

操笔若为情:指写诗是因情而发。

载、还:都是“又”的意思。

闽贤志:福建地方的贤人志士的事迹。

楚些:即楚辞,古代一种诗歌形式。

挂冠:表示辞去官职。

辞禄:表示辞去俸禄。

更问生前事:重新询问死者生前的事。

知非:知道不是。

【赏析】

《挽诗》一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怀念朋友生前的政绩和品德,来寄托自己对其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表现了深厚的友谊。

首联两句,诗人以“怜君不识面”开头,表达出对朋友的惋惜之情。“操笔若为情”则表明写诗是出于真挚的感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怀念,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内心感慨。

颔联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的风采和品格。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而且在民间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颈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见,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实却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只能通过怀念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尾联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了解死者生前的事情,以便更好地纪念和缅怀他。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敬重之情。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和敬重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