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花神候水西,晓林香雾隔窗迷。
君谋莱妇肯沽酒,我爱孤山来杖藜。
香影句中无乐府,梅花村里有招提。
东风未到春先到,莫向南枝着眼低。
【注释】
服周:汉景帝年号(前156—前143)。
莱妇:莱芜之女。莱芜,今山东莱芜县,春秋时属齐。
杖藜:指手拄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
招提(ti):佛教的寺院。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杭州时所作。诗中以梅花和梅花村为题,写寻梅饮李鸿宅用服周韵。
首联起笔就写梅花,说梅花之神已经守候在水西等待春来。次句写梅花香气,说晓林之中,香雾迷蒙。三、四两句则写诗人与友人饮酒赏梅。诗人说:君谋莱妇肯沽酒吗?我偏爱孤山来杖藜。“莱妇”,指莱芜之女。莱妇肯沽酒,表明诗人对朋友的尊重,也表现了他对友人的友情。诗人偏爱孤山,是因为孤山是梅花的故乡,而梅花又是诗人所喜爱的。孤山是西湖上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观赏梅花的理想地方。诗人来到孤山,手拄藜杖,漫步赏梅,心情非常愉快,所以他说,我爱孤山来杖藜。
颔联写梅花村里,有招提寺,即佛寺。
颈联写梅花的香气,说梅花的影子里没有乐府诗。梅花的影子里没有乐府诗,是因为诗中的意境已由视觉转入嗅觉。诗人写梅花的香气时说:香影句中无乐府,梅花村里有招提。这两句话一前一后,构成一个意脉相承的结构,把诗人的观察和想象都融入其中。梅花的影子虽然看不见,但它的香气却是可以嗅到的,因此说“香影句中无乐府”;但梅花村里的招提寺却有它的存在,这就使人想到梅花的影子是存在的,只是由于它被香雾笼罩着而看不到罢了。
尾联写春天来临得太早了。
全诗写景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寓情。诗中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也有对春天的向往之意;既有与友人共赏梅花的喜悦之情,也有孤独自赏梅花的哀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