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杰
【注释】六堂:指园林。即事:写眼前之事。 锸(chá):一种农具,形似锄头。达生:通达于生命的道理。 喧寂:喧闹与寂静。都饶:都包含。至理:最正当的道理。醉醒:醉酒之后和酒醒的时候。 赏析:此诗是诗人隐居园中所作。首联说灌园不是逃世,荷锸堪称达生,表现了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颔联说喧嚣与寂静都包含最正当的道理,酒醉醒来各有深情。尾联进一步强调了人生哲理和自然现象的关系
【注释】 风自萧颾雨自愁:萧颾,形容风声。颾,同“飕”,风声。杜甫曾用此词来形容风雨的声响。望来云气每疑秋:望来,即遥望,远望。云气,指云雾。杜甫诗云:“晚云都似雪”。杜甫在《晚晴》一诗中说:“晚景且不恶,已过三更好。”又云:“晚晴初起雨,云白乍低山。”“云气”一词,在此是比喻云雾。杜甫在《佳人》一诗中写道:“玉钗头上何菲薄?宝扇扑扑空翠色。”又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又云
小姬酿酒唤人尝,玉碗擎来扑鼻香。 门前五尺垂丝柳,系尽江南年少肠。 注释:小女子在酿造美酒之后呼唤人们品尝,那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陶醉。她家的门前有一棵五尺高的好柳树,这棵树的枝干就像江南少年的心肠一样,缠绵而又柔软,将他们紧紧相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地方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地的风俗和人情。诗中的“小姬酿酒唤人尝”,“玉碗擎来扑鼻香”形象地描绘了小女子酿造的美酒的诱人香气
诗句释义:轻纨五丈细如絺,剪就单衫着地垂。 译文:轻薄的绸缎长至五丈,细得如同细麻布,裁剪成单衣悬挂在地面上摇曳生姿。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身着轻薄丝绸衣物的女子,她的衣裳轻柔飘逸,恰似一片轻飘飘的云彩。这种轻盈的服饰不仅展现了女子的优雅气质,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使用“轻纨”一词,形容衣物之轻盈,而将衣物比作“絺”,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细腻柔和的特点。 诗句二
竹枝词三首 木兰花映,舟行水边,美景令人心醉 1. 木兰花下木兰舟 - 木兰花映照木兰舟,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 船中人贪看堤上杨柳色,不觉已至小滩头。 2. 堤间杨柳情难禁 - 堤间杨柳随风舞,春风吹拂心更迷。 - 花落舟下小滩头,不知归路何时归。 3. 小蓬窗外水声深 - 小蓬窗外水声潺潺,仿佛古琴奏新曲。 - 舟行水中心悠悠,不知归期是何日。 赏析与译文对比分析 -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 梧叶、菊花:分别代表秋天和秋天的节物。 无风、带雨:都表示天气恶劣,但“无风”与“带雨”却各有特点。 憔悴:形容愁苦的样子。 那堪,哪里忍得住? 更被:再经。 吹:这里作动词用,有“吹拂”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重阳感怀诗。诗人通过描绘深秋时节的景物,抒发了年老体衰而遭逢佳节时伤感之情。首句“落”字用得极为巧妙,不仅写出了秋风萧瑟,落叶纷纷的景象来
【注释】 瞻:看。即事:眼前之事,这里指眼前的景物。六堂:古代天子、诸侯所居的府第。此诗为作者在六堂中的所见所感而作。陋室:狭小简陋的居室。几(jī):一种小桌子。幽花:幽雅美丽的花。惬(qiè)衷:内心喜悦、畅适之意。痴人:痴呆的人,这里比喻自己。雅福:高雅的福分,这里指清静闲适的生活。同:一起。清梦:清静美好的梦。问谁:有谁?清梦能同:谁能与我共同享受这宁静美好的梦境呢?赏析
【赏析】 《春暮》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一首,写春天景色。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富有情致。 “眼见风光浑欲醉,为怜芳艳阶前坠”两句,写眼前景,写眼前事。春光明媚,百花争妍,满眼都是鲜花,令人心荡神怡,情不自禁地要醉倒在花丛中。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将春光写得生动活泼、有情有意,既表现了对春光的喜爱,又暗寓了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逢春能几不禁愁
种柳歌时余拟以首夏北上此生自许随畚锸,每逢佳卉情若狎。何况嫣然烟雨姿,临春栽莳敢后之。高低一依径路转,疏密不学众植为。尔怜客子艳阳天,予亦嘲尔常爱眠。会看垂阴成美荫,莫问道傍与溪边。长安五月堤色新,青青应逐车前尘。掀髯扬袂知何似,恍惚见尔园中身。 注释: 1. 种柳歌时余拟以首夏北上:在种柳的时候,我想象着夏天就要到来。 2. 此生自许随畚锸:此生我愿跟随畚锸(一种农具)一起劳作。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内容、情感、手法、语言等;然后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具体诗句,联系作者身世和创作背景来分析。此诗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往迹悠悠几许”,诗人追忆往昔,思绪万千。“浮生攘攘何心”,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 【答案】 瞻六堂即事十首 往迹悠悠几许,浮生攘攘何心? 无边树色远近,不尽溪流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