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憙
诗句如下: 乍卷香帘天已暮。 蟾影娟娟,远挂梧桐树。 斜倚雕栏看未足, 嫦娥切莫抛人去。 注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尚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乍卷香帘天已暮描绘了一幅夜晚降临时的景象,突然卷起的窗帘,暗示着天色已晚。蟾影娟娟,远挂梧桐树中的“婵娟”指月亮,表达了对月色的美丽赞美。斜倚雕栏看未足表达了作者在月光下久久不愿离开的心情。嫦娥切莫抛人去中的嫦娥,指的是月亮上的仙女嫦娥。 译文:
晓露飘阶次。制晨妆、菱花轻拂,金盆初试。 注释:清晨的露水洒在台阶上。新做的妆容,用菱花镜轻轻梳理,再用金盆洗面。 梳罢云鬟更翠服,问省高堂眠食。 注释:整理好发髻后,换上华丽的衣裳(翠服指翠绿的衣服)。询问父母起居饮食如何。 好打叠、绣妆架起。刺凤描鸾红较绿,喜馀闲、犹把琴书理。抛针处,读闺史。 注释:把整理好的绣妆架子摆好。绣着飞凤和彩鸾图案的刺绣,颜色红比绿艳。高兴之余,还拿起针线缝制衣物
【注释】 罗帏:用丝织品做成的帷幔。十六字令:一种诗体名,每句诗字数为十四或十八字,共两行。 【赏析】 这首小令写闺中思妇独处室内,倚靠在罗帏(即帷幔)前,数着夜深人静时漏壶滴水的声音,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她无法入睡,只能做着美梦。 上片起韵“情”,指思妇内心的柔情和思念之情。“闷”字表现了思妇内心郁闷的情绪;“倚罗帏”三句,是说思妇独自一人在闺房里无聊地倚靠着罗帏,听着漏壶里的水声滴落
【注释】 凉云淡月:秋天的天色。黄花:菊花,这里指菊花节。几阵西风催落叶:一阵又一阵的西风吹落了树叶。惊起乱虫悲咽:被风吹落的树叶惊扰了乱飞的秋虫,它们发出悲哀的叫声。那更断肠人听:更令伤情的人听着,会怎么样?画楼:女子居住的楼阁。愁倚银屏:在楼上忧愁地倚着屏风。嘱语:嘱咐的话。今宵好梦:今晚能做个好梦。切莫愁生:千万不要让忧愁再滋生出来。 【赏析】 “凉云”二句,以淡写秋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的景象。诗人在清晨起床后,发现庭院前的薄露已经滋润了花草。他怜爱娇嫩的叶子底下莺鸟的声音柔软,选择鲜艳的树枝上蝴蝶绕飞。他的心充满了眷恋,脚步依依不舍。他还特意用锦帐守护着香篱,希望邀请月亮姐姐多情地照耀,不要被风姨无赖地欺负。 注释: 1. 鹧鸪天:一种词牌名,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原创。 2. 惜花春起早:珍惜春天的到来,早起去欣赏花朵。 3. 绣帏:精美的帐子
踏莎行·己丑冬,永乐署对雪 注释: - 冰露云浓:形容天气寒冷而湿润,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霜。 - 飞花四起: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 万点空庭里:形容庭院中雪的覆盖面积广大。 - 玉树自玲珑:比喻雪花堆积的样子如同树木般美丽、精致。 - 啼鸟怎样枝头奇:形容树枝因积雪变得异常突出,使得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 - 绣幕轻垂,朱扉悄闭:描绘出一幅寂静而温馨的画面,仿佛是在一个温暖的室内环境中。
凉。扑面西风到小堂。 扑面西风到小堂,形容秋风凛冽,吹得人感到刺骨的寒意。 罗衣薄,对镜懒成妆,罗衣轻薄,指女子所穿的衣物。对镜懒成妆,意为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却因为寒冷而懒得去做。 译文: 秋风吹过小堂,带来一丝凉意。我穿着轻薄的衣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却因为寒冷而懒于打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情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吹过小堂的景象,以及女子穿着轻薄衣服,面对镜子
这首诗是苏轼为怀念其妻子王闰之而作,抒发了他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万里崎岖,重来帝阙,繁华旧数神京。看秋高气爽,新月微明。梦绕慈闱几度,平安字、鸿雁难凭。今日里,牵衣膝下,好慰离情。 还记长安昔别,尚丫髻、两鬓披缨。忆韶华电影,南北行程。随侍闽黔湘浙,嗟薄命、凋谢椿庭。今昔感、风光依旧,泪点珠灵。 注释: 1. 万里崎岖:形容路途遥远曲折。 2. 重来帝阙:再次回到京城
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诗人因水阻王相营,对月感怀,有感而发。全诗以景衬情,以情见志。 憔悴荒村驿。对空庭、茅檐土壁,旅愁千叠。倦倚单衾怀往事,心比乱丝还结。恨迢迢、玉京遥隔。羁此异乡如断梗,望白云、渺渺思亲切。何日里,慰离别。 注释:在荒凉偏僻的乡村驿站中停留,对着空旷的庭院、土墙和茅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旅愁,千头万绪,难以理清。疲倦地依靠着薄单的被子,怀念过去的事情
【注释】: 1. 丙午暮冬,长夜不寐志感:丙午年冬天的夜晚,作者彻夜不眠。 2. 雪意将舒:雪的意境即将展开。 3. 梅魂乍绽:梅花的花魂刚刚绽放。 4. 枝头冻雀无声:树枝上的寒雀没有鸣叫的声音。 5. 寒侵翠被:寒冷侵袭着翠绿色的被子。 6. 旅枕梦难成:旅途中的枕头上,梦境难以实现。 7. 博得消寒长夜:通过这种方式来抵御严冬的长夜。 8. 芒芒百感:纷繁复杂的情感。 9. 清泪已如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