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尚憙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秋夜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己才华被忽视的感慨。全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词作。 译文: 一阵西风过后,我感受到了夜晚的清凉。 窗外传来了蟋蟀的叫声,小阁显得更加空寂。 奇怪为何秋天的声音特别清晰,窗前的月亮依然如昨。 唉,这些年我在哪里寄托我的忧愁呢?我的身体已经像断了的弓弦一样瘦弱。 家乡的梦远得很,难以寄去我的思念。 琴和书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的提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分析诗中重要字词的意思和作用,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具体到本题,“绣幕慵开,雕栏倦倚”写闺中女子慵懒地打开绣帐,懒洋洋地靠着栏杆;“金钗难绾芙蓉髻”写出了女子梳头打扮的情形;“也知检点怕多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梅花天”“雪花天”写冬日景色的清幽;“懒把霜毫画远山”写自己不图名利,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枕儿边”写自己的睡姿;“一觉黑甜即是仙”写自己的惬意生活;“长宵分外寒”点明主题——消寒。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总结,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答案】 ①第一句“梅花天,雪花天”以雪喻梅,以雪为景
【译文】 秋夜雨声如泣,我听着梧桐叶上细碎的雨声,仿佛有人在诉说着什么。 隔着巷子传来寒砧的声音,让人惊起梦中的旅人,滴答的漏声又从头上传来。 我倚靠在凤枕上,思绪万千,情丝缕缕,心中有些害怕。 灯光昏暗,风声更急,一声声地,在漫漫长夜里度过。 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了,我再点燃它。 秋天的景色美好,却匆匆而过,令人感叹人生短暂。 人生就像短暂的泡影,最终会归于何处? 转眼间年华易逝
浪淘沙 吟黄菊 品性傲秋霜。 晚节寒香。 迎风带露短篱旁。 恰似孤高标正色,胜似春芳。 瘦断俨清妆。 狂态无双。 怎生描写好秋光。 一片金清筛月影,点缀重阳。 赏析:此诗赞美黄菊的品格,以菊花为比,赞其傲骨、清雅、独特、高雅,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句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里一位游子思乡的孤独情绪。 柳树因春风而舒展,花朵也因阳光而盛开,但游子的罗衣还是感到春寒。他站在栏杆上,用手指计算着回家的日子,但白云已经延伸到远方,连家中的椿庭也看不到了。 他翘首盼望长途跋涉的行程,但是鱼雁稀少,使他的旅途变得疲惫。绣帏中,他极目远眺,愁绪无限。他试着拈起春草询问平安,灯花预报双眉展,希望一切顺利。 【译文】 柳因春风而舒展,花因阳光而盛开
忆江南·美人眉 横玉面,未语意含颦。 一带远山增妩媚,半弯新月暗销魂。 淡扫更宜人。 注释: 1. 横玉面: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横卧的玉石一样美丽。 2. 未语意含颦:没有说话,却已经用皱眉的样子表现出了她的心事。 3. 远山:指女子的眉毛,像远处的山峦一样美丽。 4. 妩媚:形容女子的容貌或姿态美好动人。 5.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迷恋某人时心神恍惚,失去自我控制。 6. 淡扫:轻轻扫过
注释: 长相思 云有阴。月有阴。 默倚薰笼拥素衾,严寒尚不禁。 酒频斟。篆频薰。 白雪高歌带醉吟,梅花惬素心。 译文: 长相思 云朵里有阴暗,月亮里有阴暗。 默默倚靠在薰笼旁边,抱着白色的被子。 严寒的天气还不停歇,酒频频斟满酒杯,篆刻在熏香里。 白雪高歌带着醉意,吟咏着梅花的素雅之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运用的手法和思想情感。如“香闺悄”,是说闺房中寂静无声,“夜深往事萦怀抱”是说深夜往事萦绕心头,“无多风雨,助人烦恼”是说不多的风雨反而让人烦恼,“檐前铁马声声搅”是说外面铁马的声音时时传来,让人心烦意乱。最后两句“声声搅”和“期天晓”是诗人内心矛盾心理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烦躁。 【答案】 译文:
【注释】 1. 云鬓(biǎn):指女子的鬓发。蓬松:松散的样子。钗(chāi):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即以金或铜制成的环形饰物,插在髻上。欲坠:快要落下来的样子。 2. 日过纱窗:太阳穿过纱窗照进来。 3. 犹自怏怏睡:依然不高兴地躺着睡觉。 4. 红线情思:指男女之间的情意。 5. 身慵半拥红鸳被:身体慵懒,半倚着红鸳(鸳鸯)被。 6. 销红:脸泛红。 7. 眉锁翠:眉毛紧锁如翠色。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