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馨桂
诗句释义 1 “举世崇势利”: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整个世界都崇尚和追求权力和地位,而这种趋势在诗中被称为"势利"。 2. “道义渺无存”:意味着在这个崇尚势利的社会里,真正的道德和正义几乎不存在,强调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缺失。 3. “人苟无所求”:指的是那些不被物质所诱惑的人,他们不需要通过获得财富或名誉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品质。 4. “罗可张其门”
【注释】 丧乱饱经过:丧乱之年,饱尝苦难。 痛定一思痛:痛苦已消除,又想起过去的伤痛。 商山芝可采,首阳薇可供:商山芝可以采摘,首阳薇可以吃用。 耻言寻赤松:以寻找赤松为耻。 志仍求有用:仍怀有济世安民的志向。 空山为松柏,廊庙为梁栋:山林中长着松柏,朝廷内也有栋梁之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所作。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饱经丧乱的痛苦感受,以及痛苦已消而思绪难平的情态
《古歌三首》 平生过未寡,强半坐此口。 多言为患害,人已病两受。 遂令喉舌闲,乃为过渊薮。 细思一口中,重重相固守。 喉舌与唇齿,城府积良厚。 奈何愚不知,逢人轻可否。 颐慎同括囊,庶随吉人后。 注释: 平生:指整个人生;过:过失;寡:少;强半:多半、一半;多言:言语过多;患害:损害、祸害;病:遭受;遂:于是;渊薮:深坑、陷阱;细思:仔细思考;一一:逐一;守:坚守;顾慎:《礼记》上说
【注释】 1. 高冈:高高的山岗。 2. 萋萋:茂盛的样子。 3. 丹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这里指鸟巢。 4. 翩翩:飞翔的样子。 5. 樗栎(chū lì):一种树木名。 6. 寂寞:孤单。 7. 霜:比喻岁月、年月。 8. 遥相望:远远地互相望着。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寄志的诗,作者以梧桐与鸣鸟的相互辉映,比喻贤士与君主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中表达了诗人希望贤才得到重用
【注释】 元公:作者自比。元,指代“元”字的繁体字。远:指远离尘世。幸得为后人:庆幸能够为后来的世人留下教诲。洒落风月怀:意谓洒脱超脱,不拘于俗世。风月:这里指自然景物。怀,心怀。夙昔:过去。书绅:挂在衣服上的布条,用作提醒。凛此岁寒身:意思是说凛然正气如岁寒三九之松柏,经冬不凋,比喻坚守节操。四海:天下。穷冬:一年中最冷的时间,这里指冬天。一室:指自己的居室。自阳春:形容室内温馨如春。桃源
《古歌三首·其二》 【译文】 男儿来到世间来,衣食住行就不易舍弃。 年轻时用是少,年老时用更多,汲汲求索不停歇。 君子不是瓜,讲义气重利轻。 仁义非毒药,何苦吃饱了人少? 利欲傍着权和钱,为何日复一日苟且偷安? 为满足口腹之欲,忙忙碌碌做狗马。 夷、尹清廉同,怀古心自写。 【注释】 堕地:出生。 衣食:指生活必需品。 汲汲:形容急迫的样子。 瓠瓜:葫芦。这里比喻小人。 义尚利:以利益为主。 鸠毒
贫贱遭遇丧乱,生活艰辛忧愁。 怎知古人先于我,已经度过千年时光。 陶潜离开彭泽县,没有屈辱地低头。 坚持贫穷靠乞食,来世报答相酬恩。 杜甫身负长镵杖,寻找黄精艰难。 橡子栗子捡不够,生活艰难难以谋生。 一说是饥饿驱使去,高洁风范仍留人。 一说是饥饿愚笨人,至纯至正仍少侣。 人生有固定的命运,日夜企盼前贤修德。 如果不堕入世俗流俗,终岁可以聊以自娱
【解析】 本句中“养斋”是题目,《养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02年),当时韩愈已51岁。诗人因遭诽谤而被贬为国子监校书郎,于是退而居处,以诗文自娱。这首诗就是他退居期间的作品。 译文: 幽静的瑶阶旁边有美丽的兰花在绽放。 它对人没有什么可奉献的,却时至自然就会散发出馨香。 纵使没有雨露滋润,也能生长在延陵的乡间。 延陵季子是高尚的人,高风亮节有辉光。 何况我是元公,在这座厅堂中升迁和降谪。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百姓生活困苦的诗。 逐句释义: 1. 陋巷遭蹂躏,奔走何处所? - 陋巷:简陋的小巷。 - 遭蹂躏:被破坏、被践踏。 - 奔走:四处奔波。何所:什么地方。 2. 怅然残夜月,旷野独容与。 - 怅然:心情沮丧、失望的样子。 - 残夜月:残缺不全的夜晚月光。 - 旷野:空旷的原野。 - 独:独立,独自。容与:从容不迫的样子。 3. 蒙蒙烟树间,晓露滴如雨。 - 蒙蒙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叹女子早亡之苦的诗。诗人以“汝”“复”为起兴,写女子从冬到秋,生命如同朝露一样短暂,暗示着女子的早夭。接着诗人用“彭殇”来说明人生在天地之间,寿命有长有短,但都是短暂的,都不值得珍惜。最后诗人用“贱儒贫,摧折到婴孺”来说明男子也难逃命运的摧残。全诗情感凄切,表达了诗人对女子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悲悯之情。 【答案】 译文:你从寒冬来到,又在秋风中离去。 虽然你不是你手中最珍贵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