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浚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与同人西亭泛舟,迟任君庸君不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注释 1. 微风织波纤鳞轻,吹船著岸沙头横: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波纹,使得鱼鳞般的水波轻轻摇晃。船只随着微风轻轻飘动,最终停在岸边沙滩上。 2. 良朋隔船望不到,镫火徐散苍烟生:远方的朋友们隔着水面望着彼此,但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清对方的脸。夜色中,灯火缓缓熄灭,周围的烟雾开始升起。 3.
注释: 皖江:指安徽境内的长江。秋浪洗血箭:形容皖江水急如箭。商芝秦桃:泛指水果,商芝秦桃都是南方常见的水果。下县:《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中记载:“上(汉武帝)欲伐匈奴,使使者言:‘天子之用兵,若为捕大鱼,得鱼且不顾其网,况诸侯乎’。”意思是说,天子的用兵,如同捕大鱼一样,得到鱼后便不关心捕鱼的网了。这里比喻敬甫像渔夫得到鱼一样,得到了朝廷的信任。郑驿:古驿名,在河南陕县东北。广招贤
秋日偕寒人携楷朴概三儿山中散步 秋日,秋天的早晨,携带着楷书笔和简朴的画笔,带着三个儿子在山中散步。 含秋:秋天,含有凉意,暗示天气逐渐变冷。 散晨衿:散开衣领,表示换上轻便的衣服,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 遵涧缭修岭:沿着小溪和弯曲的山路走去,走过修整的山岭。 林稀山气疏:树林稀疏,山间的空气清新。 水落石梁整:水退后,石桥平整如新。 远迹人易亲:远离尘嚣的人更容易亲近自然。
《中秋夜泛舟》 八月十五夜与同人西郭泛舟至一览亭迟任庵庸庵不至 依辰秋魄浑无事,怪底人间竞游戏。 老子清兴亦不浅,绝江一棹琉璃碎。 朦胧树色隐微峰,云波片片青芙蓉。 夜深不作小海唱,恐便惊起龙宫龙。 注释: 1. 依辰秋魄浑无事,怪底人间竞游戏。 - 依辰:指明月,这里用“依辰”来描绘月亮的明亮和圆满。 - 秋魄:指秋天的月亮,也称为中秋月或月魄。 - 浑无事:意为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
八月十五夜与同人西郭泛舟至一览亭迟任庵庸庵不至 桥栏束人如半晕,千头万手相摩进。 长年亦解爱萧瑟,投篙疾过秋鹰迅。 石寒水落鱼阻梁,轻舸忽泻溪流觞。 息肩息足两何利,愧此满船明月光。 译文 八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和朋友们在西边的小城乘舟,一直游到一览亭。任庵和庸庵没有到。 桥栏像半圆形一样束住人,就像无数双手在摩挲,相互推动着前进。 常年生活在这里的渔夫也懂得欣赏秋天的萧瑟,他用力划桨
暮行东郊 日黄犹未落,众山生夕霏。 不知城郭远,渐觉烟树微。 老牸时一鸣,渔樵三五归。 即事感桔槔,慨焉思息机。 释义: 夕阳尚未落下,四周群山笼罩着淡淡的雾气。 不知不觉间,远处的城郭渐渐显现出来;只见烟雾蒙蒙中,树木若隐若现。 不时传来牛犊的叫声,偶尔有渔船和樵夫归来。 看到这些景象,我感慨万分;心中不禁想起那简单的农具——水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傍晚行走在东郊时的所见所感
【注释】 八月:指农历的八月。古人常以“八月十五”指代中秋,因是月圆之夜。西郭:指西边的城郭。亭:亭台。一览亭,泛指亭台。迟任庵、庸庵:作者的朋友,姓迟、庸,名无考。不至:未到。斗虬:斗状的龙纹。列岸:排列在河岸上。清空:清澈的天空。孤镜:孤单的明月。湛湛:水深的样子。鳊(biān)鱼舟:鳊鱼形状像船。苍山数转坐超忽:青山接连不断,宛如坐过山一般。坐超忽:形容山势连绵起伏,如坐卧之间忽然而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 海门杂感 江南花鸟久雕残,谁向桑田拾玉丹。 闻道重楼起天末,海风吹尽不知寒。 【注释】 1.雕:雕刻。 2. 桑田:指大海。 3. 玉丹:美石。 4. 重楼:指高楼大厦。 5. 天末:天边。 【译文】 江南的花鸟经过长期雕琢已失去了天然的美,谁又能像从前那样到桑田里去拾取那美石
《早发》 月地光欲微,云影凝不变。 促驾即泥涂,履滑惊偶援。 吾生久行役,甘苦倍经炼。 追昔马争途,感今鸟知倦。 宵舆残梦续,屡呵不能欠。 野棠絓幰过,飞雨时著面。 老树合重阴,天光让一线。 情来兴送将,境往悲同饯。 行行眩朝暾,撄世感安宴。 注释与赏析: 【月地光欲微】:月亮的光芒已经渐渐微弱了。 【云影凝不变】:天空中的云影却依旧清晰如故。 【促驾即泥涂】:催人赶快上路,脚下的泥土也变得湿滑
庐陵城西山陂陀, 庐陵城的西山边,山岗上水塘多。 村舍落落人不多。 村庄里稀疏的房屋,人很少。 老翁扬肘语邻媪, 老翁伸长胳膊对邻居说。 今年官吏追呼早。 官府今年催促收租税早些完成。 豚子在圈鸡在埘, 猪在猪圈里吃食,鸡在鸡窝里睡觉。 诘朝坐看迹如扫。 第二天早晨,看见田里的庄稼被收割得干干净净。 我闻驻足问老翁, 我听到这话停了下来,问老翁怎么回事。 老翁欲语双睫红, 老翁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