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沈沈一枕扶头睡,直到黄昏。犹掩重门。门外梨花有泪痕。 - “沈沈”:形容夜色沉沉。 - “扶头睡”:即扶着脑袋入睡,形容睡得沉重。 - “直到黄昏”:表示从夜深到天色将亮。 - “犹掩重门”:依然把门关好。 - “门外梨花有泪痕”:形容梨花因雨而落得满是泪水的痕迹。 2. 薰篝萧瑟炉烟少,不道衣单。却道春寒。丝雨蒙蒙独倚栏。 - “薰篝”:熏香用的竹笼,这里指熏香。 -
【注释】 雁来不带天涯信,几阵清霜:大雁南飞,却带不到我的家乡的消息。几阵,即几次。清霜,秋寒之气。红粉雕墙:用红色的粉刷装饰了墙壁。日日高楼盼夕阳:天天在高楼盼望着夕阳落下。锦衾特地今宵冷,懒卸梅妆:特意换上了锦绣的被子,懒得脱去梅花似的妆容。万种思量:万千思念。揉损罗衣金凤皇:揉搓损伤了罗衣上的金凤凰图案。金凤皇,指织成的衣服或绣花的衣裳上所绣的金凤凰图案,常用来形容贵重华丽的东西。
【注释】 临岐:临别。蜀纸:用四川的纸。指代妻子。说:告诉。相逢:相见。今番:如今。琴中:指弹琴。传:传递。谁适为容:是谁能够成为我的配偶呢?鬓葆秋蓬:头发像秋天的蓬草一样花白(形容人年纪大了)。恨入心肠:怨恨进入了人的心肠。檀心:檀香木的心,即心。一寸红:一寸深的红色,形容愁思之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与一位年轻女子分手时所写的一首惜别之词。上片写当初分别时的情景
采桑子·为顾起潜题宋宝庆复泉井栏 余旧居吴郡杉渎桥,有咸淳亨井栏,曾见之于金石著录。故末章及之。 丽娃乡亦井栏中语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知是南朝第几泉。 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注释: 1.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古称吴。 2. 咸淳:南宋的最后年号,公元1275年至1278年。 3. 丽娃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4. 苔空绿:意指苔藓繁茂
【注释】 ①文园:即司马相如,汉赋家。②燕馆清都:指洛阳。③沧波:大海的波涛。④平芜:指原野。⑤屏山画鹧鸪:屏风上绘有鹧鸪图案,此处指作者所思之人。⑥暮雨镫初:傍晚时分,天刚蒙蒙亮。⑦面面:处处。⑧鹧鸪:一种水鸟,羽毛灰褐色,常栖息于江南。 【赏析】 此词为梦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上阕写梦前之想,下阕写梦后之忆。“年来消尽文园渴”,意谓近来已完全消除了司马相如那种渴望功名富贵
采桑子·史馆秋蓼 旧家池馆栽无地,一角墙东。画出霜容。澹到秋心不许红。 夕阳着意相怜藉,媚尽西风。蝶梦烟空。明日登楼送塞鸿。 注释:旧家池馆栽种的地方没有地方了,墙角边有一棵孤零零的树(史馆)。它画出了如霜一样的颜色,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冷清。这棵树在秋天里显得格外凄美,但它并不允许自己变得像其他树木那样颜色鲜艳。当太阳落下时,它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娇艳动人(着意相怜)。蝴蝶飞舞在烟雾缭绕的空中
【注释】 东风:春风。红楼:即红楼梦,指红楼梦。 ■哀■:愁闷的样子。 思思:相思的情态。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无奈。上片起首三句写女主人公在东风拂晓、明月当空、秋气萧瑟的清冷天气里忽遇所爱。下片三句写她自那次见面后,相思之情日深一日,半年来心绪烦乱,不知有谁知其苦衷。全词以景结情,以景衬人,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自从:从……以来。 寄花笺:指书信。 鸿来:大雁到来。 小春:初春。 兜兜话:絮叨的话。 候采湖莼:等您采摘湖中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可食)。 节钺南巡:借代帝王出行巡视。 再访溪桥蛱蝶门:再去找溪桥上的蝴蝶门。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刘夫人久未与丈夫见面,所以写此词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全词委婉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自从”二句,写自己等待信使的心情。 “挨尽黄昏”
【注释】 绿窗:指春天,也指美人。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相见欢”、“采桑子慢”、“一叶兰舟”等。此词调因《采桑子》曲调得名,本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 诗怀:即诗歌中的怀抱、意绪。这里指诗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冰茧银钩:形容女子的手指纤长洁白如冰,像银钩一样弯曲有致。 病里:病中。 茶铛药碗:泛指日常生活用具。 宛转回肠:回肠百转
《采桑子》 虚庭如水炉烟袅,月扬湘帘。露湿春衫。小立苔阶翠袖寒。 花魂蝶梦牵愁思,尽属眉尖。欲展偏难。最是黄昏独倚阑。 注释:虚庭:庭院空旷。炉烟袅:炉中炊烟缭绕升腾。湘帘:用湘竹做成的窗帘。露湿春衫:露水打湿了春日的衣服。小立:静静地站立着。苔阶:青苔覆盖的台阶。翠袖寒:绿色的衣袖因露水而显得冰冷。花魂:花朵的灵魂。蝶梦:蝴蝶的梦想。牵愁思:牵动着忧愁和思念。尽属眉尖:完全写在眉毛上。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