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采桑子 本意 提笼陌上逢游冶,郎佩香蓝。 妾带宜男。 两种芳心各自谙。 佯羞却步娇无语,心似春蚕。 泪在青衫。 欲说相思一半含。 注释: - 提笼陌上逢游冶:提着笼袋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遇到了游手好闲的人。 - 郎佩香蓝:男子佩戴着带有香气的蓝色玉佩。 - 妾带宜男:女子佩戴着象征着生育和吉祥的红色腰带。 - 佯羞却步娇无语:假装害羞地退后几步,没有说话。 - 心似春蚕:内心如同春天的蚕一样柔软
采桑子 蓼花 秋来水国萧疏甚,开瘦芙蓉,白遍芦丛。 蟹火明边一穗红。 摇摇几点娇无那,雁语才终。 鸥梦方浓,欲采先愁路不通。 注释: 1. 水国萧疏甚:水国,指湖泊或水域。萧疏甚,形容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凄凉、萧条。 2. 开瘦芙蓉:芙蓉,荷花的别称,瘦芙蓉形容荷花开放时,花瓣纤细而略带弯曲。 3. 白遍芦丛:白遍,形容芦苇被露水打湿后呈现出白色的景象。芦丛,指的是密集生长的芦苇丛。 4.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妆成池馆薰香坐”的意思是:梳妆完毕的姑娘坐在池馆中,熏香以消烦闷。“何处飞花”意思是:何处飘飞着柳絮?“吹落窗纱”意思是:风吹落了窗户上的纱帘。“不信春归燕子家”的意思是:不相信春天要回到那燕子的窝里。“猛然”是突然的意思,“为惜韶华”意思是:为了爱惜青春。“梦到天涯”意思是:在梦中梦见到了远方的天涯
【诗句释义】 春闺:春天的闺房。 流苏不闭三春梦,宛转梨云。 流苏:一种装饰物,这里指门帘。 三春:三个春天。 宛转:曲折、回环。 梨花像白云那样洁白,随风飘动。 洛水湘波:洛水和湘水的波澜。 洛水:古称洛河,在今洛阳一带。 湘波:湘江的水波。 在宋邻:在宋朝(北宋)的旁边。 宋邻:指北宋,宋朝以开封为都,故以宋代称之。 醒来无事消长昼,卧损秾春。 醒来无事:醒来后无事可做。 长昼:漫长的白天。
【注释】 宜人:指美人。横波:指眼波。慢:慢悠悠的样子。睡态融融:形容睡得香甜的样子。红烛微蒙:红烛微微被蒙着。清狂:指潇洒不拘,放荡不羁。杜牧:即杜秋娘。姓字:指名姓。耳畔:即耳旁。他日车中:将来有一天你坐上马车。怅绝:愁得要命。轮边断续风:形容车轮旋转时发出的声音。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歌妓的形象和神情。“宜人最是横波慢”,这句的意思是说,这个歌妓非常漂亮,尤其以眼神最为动人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与掌握。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展开作答。注意不要遗漏要点。 “采桑子 皋桥感旧和刘跂三”:采桑子的首句点明写作缘由。刘跂曾因事贬谪到湖州,苏轼送别他后,有《水龙吟·送刘景文》词,其中写景之语,如“碧云冉冉去无穷”,“想见江头黄叶树”,“想得玉楼瑶殿影,空高烟霭迷千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各项中文化用语的含义来分析作答。 “橹床冷拨龙山下”,意思是:船桨在夜里拨动着龙山脚下的江水,发出阵阵泠泠之声,显得特别幽寂、静寂。“冷拨”一词,写出了夜深人静时,江面上的船桨拨动江水的声响,给人以静谧的感觉。“龙山”是指长江南岸边的一座小山,相传山上有龙洞。此处用“龙山”形容夜晚的长江,既形象又生动。“孤篷宿”意思是
【注释】 梨花:指女子,多情。 粉月帘栊:形容女子的娇媚。 一色蒙蒙(méng méng):花的颜色。 “个人恰与花相似”:比喻自己和女子相像。 “笑里颦中”:意思是说女子的笑容中有忧愁的意思。 阁后屏东:指的是楼台、庭院。 【赏析】 《采桑子·梨花羞作多情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写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上片写女子的娇美之态,下片写女子的柔情密意。全词以梨花喻女子
《采桑子二首》其二:平生踪迹曾经处,越水吴山。橘港枫湾,风满乌巾雪满山。而今却恋菟裘好,竹经亲删。酒冷诗悭,一卷黄庭日掩关。 此词通过描绘作者在越地的山水间漫游的经历,表达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超脱俗世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注释】 ①郁轮袍:古代的一种礼服,即“曲裾”服。②侍酒随车:指为帝王驾车的侍卫。③行吟:在道旁吟咏、卖诗以谋生。④迟暮:指人生衰老,年老色衰。⑤悲笳:指哀伤的胡笳声。⑥鬓华:指白发。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人生迟暮的词,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上片写自己一生坎坷,漂泊不定;下片写自己的愁思。全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