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诗句释义】 采桑子:这是词牌名,是宋代词中常见的一个曲调。 小家碧玉:形容年轻女子的美貌。 无妆束:没有打扮。 绿树阴中:在树木的浓荫之下。 携得筠笼:拿着一个竹编的笼子。 曲陌长堤:弯曲的小路上。 剪剪风:轻柔和煦的微风。 新条嫩叶:新长的嫩树枝和叶子。 从头选:从上面开始挑选。 纤手春葱:形容女子的手很纤细,像春天的葱一样。 人面花红:女子的脸庞像花儿一样红润鲜艳。 襟袖归来:回到家里。
诗句输出: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 译文注释:我带来了九个粽子,它们都是心意相连的,而且我们的酒也还很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端午节时的愉快心情,通过具体的行动和细节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以及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中“携来九子同心粽,蒲酒犹深”一句,形象地展示了端午节时包粽子和饮酒的传统习俗。粽子通常是用竹叶包裹糯米,然后蒸煮而成,寓意着团圆和丰收。而蒲酒则是一种用蒲叶泡制的酒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越客千丝网,网住西施”的意思是:那年越地的客人用千丝之网捕捉了西施。这两句诗写出了越王勾践为了复仇,不惜采用美人计,将美女西施献入吴国,以麻痹敌人,伺机灭吴的史实。 “看杀吴儿”,意思是说吴人(指吴国的人民)看了都吓呆了。“贮馆娃宫得几时”意为:将西施贮于馆娃宫中能保持多久? “离筵白纻歌才罢,抛了西施”两句的意思是:宴席散尽后唱完《白苎词》之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一道考查诗歌的语言特点的试题,答题时注意从炼字的角度分析。 【答案】 (1)①“去年一丈天山雪”是说去年降了厚厚的雪(或:天山下今年又堆起了雪)。②“畅好春游”
【赏析】 《采桑子·寄赠史云臣》是宋代词人陈亮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友人远游,作者以书信相赠,表达对其思念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意境清新自然,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期望。 上片“梅溪乐府真同调,把袂偏迟”中,梅溪乐府指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把袂偏迟表示因为对友人的期望而迟迟未及握手言别。 下片“曾寄相思,载酒江湖杜牧之”中,曾寄相思表示曾经寄送过相思之意
【注释】 穆陵关:古关名,在今北京昌平县境。 疏桐:桐树,落叶乔木,叶子大如掌,开白花,果实可食。这里指代树木。 摵摵(tì tiáo):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动的声音。 平沙:平坦的沙滩。 寒山:寒冷的山。 赏析: 《采桑子 秋日度穆陵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诗人于穆陵关外,目送行人远去,感叹其前途茫茫而不知所终;下片则以“寒山万木”为景,借景抒情
【注释】 闲鸥:悠闲自在的鸥鸟。青墩:指杭州,古称临安、武林。 着岸人:落水的人。 轩中:指官舍。 潭舫:在水上浮动的船。 斗取:尽情享受。 【赏析】 这是一首写归隐生活的词。上片写闲鸥最知西湖好,肯别青墩。下片写三旬且住,明岁花时准到门,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愉悦心情。这首词是苏轼晚年退隐后所作词作之一。 “闲鸥最识西湖好,肯别青墩。” 鸥鸟是自由生活的象征,它最能体会出西湖的美景
【解析】 1.“采桑子”是词牌名,此词为小令。上片写春光明媚、水边景色;下片写溪桥上与爱侣并肩行走的愉悦之情。 2.“青芜连野薰春暖,近岸畴平。”意思是:青草覆盖了田野,春风吹来暖洋洋的,近岸的田野一片平坦。“青芜连野”即青草丛生,“薰春暖”即春天的阳光温暖。 3.“舍楫嬉晴。坐看罗衣隔水明。”“嬉晴”,嬉戏在晴朗的日子里。“罗衣”即罗裙,“隔水”指水面上的倒影。 4.“树阴幽处吹香远,采得花成
【译文】: 花开花谢云烟飘过,百种心情消沉。仍念着晴阴的美景,不让芬芳的美色不入心。 闲愁闲忆转瞬千回,全都付与闲吟。楼阁远去灯火深深,辜负了当初也辜负现在。 【注释】: 1.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采桑子慢”、“采桑子令”。 2. 寄默存:作者写给友人张默存的信中所写的词,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和祝福之情。 3. 花开花谢:比喻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更迭。 4. 云烟过:指时间如云烟般地消逝。 5
【译文】 狂蜂蝶儿同撩乱,忍踏芳园。 风雨黄昏。 纵是无情也断魂。 老来心绪惟春觉,春只无言。 梦又无痕。 冷后炉香细细温。 【注释】 采桑子:又名“百尺楼”。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言六仄韵。 狂蜂冶蝶同撩乱,忍踏芳园:形容花的开放,蜜蜂、蝴蝶都来采,而人却不忍心去踩踏。 纵是无情也断魂:纵然无情,也会感到悲伤。 老来心绪惟春觉:到了老年,只有感受到春天的来临。 梦又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