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浚
【注释】 1. 焚鱼:烧鱼。 2. 田家醴:农家自酿的美酒。 3. 子谙:侄儿熟悉,了解。 4. 懒叔:侄子的名字,即侄端方。 5. 指点村南聊纵履:指点着村子的南边,随意地漫步。 6. 拄杖:手杖,这里指拄拐。 7. 行行:行走的样子。 8. 林影:树林的影子。 9. 参差:不整齐貌。 10. 拄杖扶我长过眉:手杖扶着我长长地越过了眉毛。 11. 幽寻:深入地寻找。 12. 路转石角时钩衣
【译文】 雨中懒散地睡,门外横着树篱门。 朝晖洒进窗户来,起身舒展我眉眼。 到江郊去游玩好,挥袖风拂人面新。 平静的水面涨新绿,波光粼粼晃晴陂。 云彩缭绕山峦翠,树木葱茏华滋密。 潭边捕鱼下网兜,田间犁田行楼犁。 喜欢穿康乐鞋,拄着原思藜杖归。 侄女阿宜倦游还,心事多与旧时违。 今有新功在琢句,非复当年吴下时。 陶渊明赋归去来,今日知昨是何非。 你看那古贤达,茹草甘心长饥苦。 人生悠悠身外事
这首诗的译文是: 听琴的时候,大家都在听琴声,但未必知道琴音的含义。 相互了解的人很多,但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知音像伯牙和子期一样,能够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知己像鲍叔牙一样,能够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才能。 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谁能继续追随先贤的足迹呢? 古代的声音不再被弹奏,而古代的心情只能在心中独自哀叹。 寻找知音就像月亮和露水,只有天知道我的心。 您看现在的人
【注释】 1. 理喻:理通喻达。 2. 邮亭:驿站,古代供人途中歇脚的处所。 3. 羁客:寄居他乡的游子。 4. 寒无毡(zhān):没有毡毯保暖。 5. 灯前:点灯时坐在灯前。 6. 浩叹:长声叹气。 7. 蓬茨里:蓬草之中。蓬草是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可作屋舍等建筑材料。 8. 听雨听风心似水:形容心境如水平静。 9. 黄昏鼻息已雷鸣:黄昏时分,呼吸声就像雷鸣一样震耳欲聋。 10. 檐喧不经耳
【注释】 1. 宝惠寺:在今南京市鸡笼山上。2. 喜晴:喜欢晴朗的天气。3. 嶪岌(kè jí):《诗·周颂·时迈》:“载云不雨,百卉有本。”毛传:“高峻也。”4. 残照:落日余晖。5. 路草:山间小道上生长的青草。6. 丹崖:红色的山崖。7. 翠窦:绿色的山洞。8. 虹吸:彩虹。9. 尘襟:尘埃般的胸怀。10. 必瞰:俯视。11. 爽气:清新的空气。12. 空翠:形容山色明丽。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来分析。 “昔人称水淫,好洁若无奈。”这句的意思是:古人说水是淫荡的,但是好洁却无可奈何。这里用“水”比喻自己,“淫”和“好洁”分别比喻“我”的某种行为或性格特征,“无奈”则表示无法改变。 “居然一日间,洗涤十馀过。”这句的意思是:一天之内就洗了十多次澡。“居然”是“竟然,居然如此”的意思
【注】1. 理喻:用道理来开导人。2. 我眠:我正在睡觉。鼻息邻家惊:我的呼吸声惊醒了邻居。3. 耳不自闻:自己的耳朵听不到自己发出的响声。4. 心念潜萌众莫知:心中的杂念悄悄地产生,但别人却不知道。5. 己过自迷人看破:自己的过错自己看得清楚。6. 历历眼前皆要理:眼前的景象都离不开道理。7. 举世何人无鼻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是靠鼻子和耳朵感知外界的。 【赏析】
杂兴四首 其二 乞火固得火,不如钻燧多。寄汲非无泉,凿井泉盈科。君子贵自得,顾岂求之他。心焉有馀师,奈彼自弃何。 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用火取火虽然容易,但不如钻木取火那样有效。想要从井中汲水,并不是没有泉水,而是需要凿开井口才能得到。君子应该珍视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别人。心中若还有多余的老师,又怎能忍受自己被他人抛弃呢? 赏析:
【译文】 饥饿的人喜欢吃腐烂的肉,口渴的人甘愿喝腐浊的浆水。 一为饥渴所害,食饮都失去了正常。 何况在内心,邪念纷乱难以衡量。 微薄的心灵受到了损害,祸患比饥渴更加严重。 【注释】 杂兴:旧诗体裁名。多是写眼前景物或抒发感慨之作,与律诗、绝句不同。 四首:这是第四首。杂兴,指随意写出的诗歌,不拘于格律。 其二:此下三篇为第二组,其一是忧谗惧祸;其二是怨世愤俗;其三是叹老嗟卑。 方寸间:心中。
注释: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一 人情巇险摧车路,世事变迁鸣屐廊。 自分北宫长粝食,懒从东壁借馀光。 林庐雪后梅含白,篱落天寒橘孕黄。 幽意只应君共醉,何时拂石对倾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人情巇险摧车路,世事变迁鸣屐廊",这两句诗描绘了社会的复杂多变和人际关系的紧张。人情的巇险如同摧车的路面一般,使人感到难以驾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