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诗词原文】 忆秦娥·美人足 才出幔。玄云拖缕舒来缓。舒来缓。手围坠地,八盘加半。 香丝腻玉妆台畔。约鬟未就嗔郎唤。嗔郎唤。枕函兰泽,怎教批判。 【注释】 1. 才:刚刚 2. 幔:帘子 3. 玄云:黑云 4. 拖缕:像拉丝一样延伸 5. 缓:缓慢、迟缓 6. 手围坠地:指女子的脚被缠成一圈 7. 八盘加半:缠足时用的环形圈 8. 香丝:指女子的头发 9. 腻玉: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如玉 10.
【注释】 梅木山:山名。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北。 “络丝”三句:形容织女整夜不休息,像蜘蛛一样织着相思之网。 “怎生”二句:指睡乡佳境甜美,怎么变得如此漆黑? “秋情”两句:指秋天的景色如故人一样熟悉,但人却已物是人非。 “灯光”四句:形容秋风凄厉,把人吹得憔悴不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阕写女子对远人思念之情,下阕写自己因思念而憔悴不堪,最后以景结情。首句起兴,说整夜未眠
【注释】 1. 双莲小:双莲花。 2. 是伊行处成香草:指她行走的地方成了香气四溢的香草。 3. 一弯三寸:形容莲藕细长,像一弯三寸长的竹简。 4. 量来还少:指莲藕虽多却不够用。 5. 午帘小立苔声悄:中午的帘子下,静悄悄站着,听到苔藓的声音。 6. 绿阶点定相思稿:在绿阶上轻轻点着相思的诗稿。 7. 若教掌上,着人情饱:如果把它放在手心上,就会把人的情意都填满。 【赏析】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又名“秦吉了”、“双蕖怨”。有单调、双调之分。此词为双调,上下片各四句五仄韵转两平韵。 忆姊:怀念姐姐(指自己的姐姐) 心如结:形容思念姐姐时心情沉重如同被系住了一样。 空把名香爇:空将香气点燃,表示思念之情。 名香爇:焚香,烧香祈福。 姊归何处:姐姐什么时候回来。 贝宫瑶阙: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银釭频剔明还灭:频繁地拨动银灯,使其明暗交替。 含悲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要注意题干中指定的“译文”和“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清层次,先答“译文”,再答“赏析”。 天涯客:游子、行旅之人。相逢花下春狼藉:春天的花下,一片狼藉。春风拂动着落红,花瓣飘零,犹如被踩踏过的狼藉之地,春色难觅。春狼藉:春天的景色,已经残破不堪,难以辨认。春狼藉:形容春天景色衰败、凋残。轻阴阁雨:细雨蒙蒙,笼罩着小楼。轻阴:小雨。阁:遮蔽。雨:下雨。
霜枫落。离愁挂在斜阳阁。斜阳阁。秋风禾黍,茂陵城郭。茱萸湾口西风恶。鸳鸯机上衣裳薄。衣裳薄。稿砧何在,空闺萧索。 注释:枫叶被霜打湿后落下,我满怀的离愁挂在斜阳阁。斜阳阁外,秋风中稻田和高粱一片金黄,而茂陵城外的城市却显得苍老破败。茱萸湾口处西风吹得特别猛烈。坐在织布机前的妇女,因为西风太冷,穿着单薄的衣服。织布机上,稿砧已经不见了,只有空荡荡的闺房,显得异常萧瑟。 赏析
【诗词原文】 忆秦娥 水亭空。荷花灼灼愁薰风。愁薰风。新凉一枕,渐上帘栊。 初生萤火光融融。夜来几点随西东。随西东。轻罗小扇,乱扑花丛。 【注释解释】 - 水亭空:水亭空旷,无人,只有风吹过。 - 荷花灼灼:荷花盛开,颜色鲜艳。 - 愁薰风:因荷花的美丽而感到忧愁的微风。 - 新凉一枕:新凉的气息使人感到舒适,于是入睡。 - 渐上帘栊:逐渐进入梦乡。 - 初生萤火:初生的萤火虫发出的光芒。 -
忆秦娥 归舟急。春江月堕催停泊。催停泊。轻桡系处,柳丝笼碧。 灵旗风卷芳魂灭。荒凉古庙留遗迹。留遗迹,空馀流水,为谁呜咽。 注释: ①忆秦娥:词牌名。唐教坊曲。 ②归舟急:指归船迅速。 ③残月堕:指残月从天上落下。 ④“轻桡”句:用“轻桡系处”形容船只的行速极快。 ⑤“柳丝笼碧”:用柳丝笼罩着一片绿色,比喻春天的景象。 ⑥“灵旗”句:用“灵旗风卷芳魂灭”来形容战旗被风吹得卷起,象征着战争结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分析。 “清辉寒”是第一句,点出了时间、地点、环境氛围。“夜深闲煞红阑干”,写赏月时的情景。“清辉”指月光,“寒”是季节,“清”是天气,“夜深”表明时间,“闲煞”形容月光明亮到极点。这句写出诗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欣赏着明月,陶醉于月色之中。这两句写出诗人在清冷的月色中欣赏着明月
【注释】 高邮:今属江苏。道中:途中。 薄:微,少。 杨枝:即柳树。 玉腕:女子的手。 翠带:指妇女的饰物。 梢头豆蔻:指花。 伶仃二月:独守空闺的少女。 【译文】 春天的景色很美,但梅花已经快要凋谢了,柳树也已经变弱了,风也带着许多种情感,我向谁倾诉呢? 女子的手腕白得像雪一样,在炉边烤火,好像玉人一般。她身姿飘摇,像翠带上的同心结一样美丽。 那树上的豆蔻花,正独自绽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