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玉
【注释】 晓出五云扃 :五云指五彩祥云。扃,门扇,此处借指庙门。 皎日丽初宿雾敛严祠款灵秘 :皎,明亮。丽,美丽。初宿,早晨的云。敛,收拢。严,庄重。款,恭敬。 拂衽天风散 :拂衽,衣袖飘舞。 不听:不听从。 【赏析】 此诗写朝拜禹庙的情景。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写景,描绘了一幅清晨朝拜禹庙时的壮丽画面。“皎日”两句写天气变化,表现了朝拜者的虔诚与肃穆。全诗用典贴切,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注】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名。栖儒窦:隐居读书。胡为:何为。属:托付。使鞬:指出仕从政。迂疏:迂腐浅薄。非吏法:不合吏道。蹇浅:浅薄,不深远。谬览:错看。先生策:指贤者的治国方略。伯氏埙:指《尚书·周书·舜典》的“纳言”之官——伯禹。《周书》中说,舜让伯禹负责管理国家行政工作,并让他掌管礼乐教化。剪裁:裁剪。迷幅尺:形容字画不清。追琢:雕刻修饰。玙璠:美玉。学术:学问。取:求得。名场:考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龙门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未到子陵台,先见龙门石: - 注释:在还未到达子陵台(传说中的高人隐居之地)之前,就已经看到了龙门的石头。 - 赏析:这里的“龙门石”可能指的是位于山中的自然石壁,也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传说中的地方。诗中的“未到”与“先见”,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期待与好奇。 2. 万物镇群峰,闯然耸双壁: -
至睦州泊新安江口 前年过此州,手持七闽节。 前年,即去年。七闽,泛指福建一带,当时为闽国地。“手持七闽节”,是说当年自己曾执掌过这七闽的节度。 虽远更惮劳,揽辔迟明发。 虽然远在闽地,但心中仍害怕劳累,因此迟迟不愿启程,直到天亮才出发。 回瞻七里滩,何日榜舟歇? 回头望去,那七里滩就在眼前,不知何时才能在此休息一下呢? 幸得满三年,解符下瓯粤。 幸运地在闽地生活了整整三年
【注释】 清思堂:作者在杭州所建的别墅。 霁(jì):雨后天晴。 飞来山:山名,位于今浙江省萧山区。 密雪:即细雪,形容积雪之密。 霭(ài)融融:雾气蒸腾。 隐几:靠在小几旁。 梵塔:佛教建筑形式之一,多用砖石砌造。倚天半,指高耸入云。 岧然:形容山峰高峻直立。金银阙、玲珑:都是形容建筑物的美。 杳(yǎo)然:幽远的样子。疏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天和:自然和谐。 灏(hào)气
【诗句释义】 1. 蓬莱阁闲望写怀:蓬莱阁,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郊的蓬莱市。这里指的是诗人在蓬莱阁上欣赏风景,抒发情怀。 2. 洞邃宜招隐:洞邃,是指洞穴深邃。这里指蓬莱阁中的洞穴深邃,适宜于隐居生活。 3. 时清耻叫阍:时清,是指时代清明。阍,是古代官署的门卫。这里指在清明的时代,不应当向门卫报告自己的到来,以免受到干扰。 4. 嗫嚅挥醉笔,伛偻曝晴暾:嗫嚅,是形容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注释】: 1. 桐川本无尘:桐川原本就非常干净。 2. 况此幽阁迥:更何况这座山寺的楼阁又高又远。 3. 一轩与天净:轩,即窗子。轩与天净,指窗户和天空一样清朗。 4. 前峰翠分滴:前峰的绿色在秋天的阳光下分成无数细小的水珠滴落下来。 5. 后谷语相应:后谷的溪水声在山谷间回荡,好像在回答我的声音。 6. 槛下江云归:栏杆下面江上的云彩飘然而过,好像云彩自己回到了自己的家。 7. 檐前古雪凝
桐庐寺晓钟 扁舟下桐圃,霜月满寒潭。 疏钟一声起,清与天地参。 春容逗万壑,窈窕出层岚。 羁魂不成寐,洗耳涤尘贪。 注释: - 桐庐寺晓钟:桐庐县的寺庙在清晨的钟声中醒来。 - 扁舟下桐圃:小船在桐园下航行。 - 霜月满寒潭:冷月照耀着寒冷的潭水。 - 疏钟一声起,清与天地参:稀疏的钟声一声响起,声音清越,如同天地一样高远。 - 春容逗万壑,窈窕出层岚:春天的美景让山谷中的景色都显得生动活泼
【注释】 桐江口:指浙江桐庐县。无霜:没有霜冻。 晓出:早上出来。桐江口:指浙江桐庐县的富春江口。 酌酒高帆下:指饮酒后,把船帆提高,让船顺流而下。 归思:回家的念头。寥泬(liáo xuē):空虚、寂静。 泛泛:水波荡漾的样子。老清澈:形容水清得像是老了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桐江口观雪的景象和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写桐江口无霜,从古以来就炎热,与家乡相对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官曹苦羁束,祈灵得幽便。 夹路松披纷,蹑石烟分练。 迎轩玉泉响,鸣驺沙鸟散。 晓日破霜阴,前峰蔼葱茜。 逶迤步高阁,窈窕出云汉。 坐来清思生,语馀疏磬缓。 方将尘滓涤,还忧簿书乱。 偃旆拂归鞯,回首青猿断。 译文: 官场的生活真是拘束难耐啊!祈祷神灵得到一片安宁吧! 夹道的松树繁茂而参差不齐,踏着石头上,一缕缕烟雾飘散开来。 打开轩窗,那玉泉水声叮咚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