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崇礼
【注释】 德升:即李德裕(787—850),字文饶,唐朝宰相,文学家。用前韵见示五绝:这是作者收到李德裕的赠诗后所作的答诗。窗下独酌:指诗人在室内独自饮酒。忘忧:消除忧虑;有妙理:有高妙的道理。细与曲生论:与朋友详细地谈论。相携醉乡去:一同来到一个醉乡。醒见月当门:醉酒醒来时见到月亮照在门前。 【赏析】 此是作者应李德裕之请而作的五律体七绝,其内容为: 忘却忧愁有高妙的道理,细细与友人讨论。
德升尚书并示新诗愈富而愈工不胜叹服顾见戏之语不置而自处太谦谨和答以重致解嘲之意 庆吊从来不下堂,漫劳善颂费雕章。 自嗤梦已空花散,更看诗为寐语忙。 论每阔疏时所弃,才称美秀上难忘。 我宜屏迹君当起,出处相违恐两伤。 德升尚书并示新诗,愈富愈工,让人叹为观止。顾见戏之语不置而自处太谦谨。和答以重致解嘲之意。 庆吊从来不下堂,漫劳善颂费雕章。 自嗤梦已空花散,更看诗为寐语忙。 论每阔疏时所弃
【注释】 八座:唐代尚书省六部各有一位尚书,称为“八座”。登政事堂:指进入中书省处理政事。一麾(huī):古代用象牙、竹子制成的指挥军队的器具,这里用作官名。却(què)佩郡侯章:辞官不做,回到本郡去当县令。求闲:求取清闲,指退居林下。宛转:曲折。常虞谤:常常忧虑招来诽谤。治剧:治理国家政务繁忙。陈迹:过去的事物,这里指往事。相从:相互交往。衔杯乐:饮酒作乐。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
【解析】 此诗为诗人自述其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前两句“当官肯虞谤,遇事羞摸棱”,写自己不图名利,不求闻达,不因个人好恶而处事,而是遵循原则,明辨是非,不因流言蜚语而动摇。第三句“闲来爱清夜,默坐对青灯”,“清夜”指深更半夜,“青灯”指油灯,诗人说“闲来”喜欢深夜独坐,静坐于昏暗的灯光下读书。 【答案】 译文: 做官不怕别人诽谤,遇到事情不推诿闪躲;闲时喜爱夜晚的宁静,静静坐着对着昏黄的油灯。
注释: 前瞻雁荡秋最奇,北上天台春更丽。 两山特峙天下闻,一郡安闲介兹地。 译文: 从护国寺往前看,雁荡山的秋天景色最为奇特;向北看,天台山的春天景色更为美丽。 雁荡山与天台山两山并峙,天下闻名;而乐清这个县城则处于它们之间,十分安宁闲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家乡乐清山水美景的赞美。诗中以雁荡山和天台山为背景,通过对比描绘出雁荡山秋天的壮丽景象和天台山春天的娇艳景色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西风醒梦入秋堂 - 西风轻轻吹醒了我的梦境,我醒来后进入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这里的“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而“醒梦入秋堂”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早晨景象。 译文:秋风轻拂,唤醒了我沉睡的梦思,我踏入了一个金黄的秋天。 2. 梦境还空寄短章 - 虽然梦中的世界美好,但终究是虚幻的,无法长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执着。 译文:梦中的美好虽短暂
诗句释义: 1. 清梦分明到玉堂:梦中清晰地来到了朝廷的玉堂。 2. 紫衣催引对龙章:穿着紫色官服的人催促我与龙图尚书相见。 3. 似令裁诏移时罢:似乎被命令起草诏书,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才休息。 4. 尚想挥毫半夜忙:夜里还在想着挥毫写字,直到天快亮。 5. 千里力疲心已息:长途跋涉感到疲惫,但心情已经平静下来。 6. 十年境熟念难忘:十年过去了,熟悉的景象让人难以忘记。 7. 此生未有酬恩日
【注释】 德升尚书:即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宰相。此诗为诗人自述其归隐之志。 葺(qì):修理。堂:指住宅。 归栖:回到山林中居住,比喻退隐。 田父:农民。那:哪。辞醉:推脱醉酒。 渔师:捕鱼人。忙:忙碌。 汲汲:急迫的样子。 悠悠:悠闲自在。已兼忘:已经忘却。 江海:大海。这里指退隐的处所。 庄生:指庄子,《庄子》中有“庄周梦为胡蝶”等典故。 赏析:
独饮自成趣,世情何用论。 生平龙坂客,谁过雀罗门。 注释:在山寺中居住时,我独自一人饮酒,自得其乐。世俗的人情和纷扰与我无关。我是龙坂的客人,没有人能超越我的才能。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綦崇礼在山寺居住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通过独自饮酒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表达了他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同时,他也以自己的才华自豪,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这种心态体现了他的独立和自信
【注释】: 成功,指在官场上得志。收拾,整顿,整理。芥(jie),芥子,比喻微小之物。旧读馀断编,指读过的诗文等书籍。时思贤圣对,时时思念圣贤的教诲。久要,指长久的羁旅之苦。依然,依旧,仍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山寺后写的,诗中抒发了作者仕途得意、官运亨通的喜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全篇充满了浓厚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