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时
史魏公东湖别墅二首 云抹山容疑泼绿,月涵波影自摇金。丈夫出处如云月,猿鹤安能识此心。 注释:徜徉在绿野春波之上,徘徊在石楼烟霭之间。 只是担心苍生期待着雨露滋润,不允许谢傅老在东山上隐居。 赏析:这组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史魏公的住所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云抹山容疑泼绿,月涵波影自摇金”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景色,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注释:春天的气息清新和煦,时而晴朗时而阴霾。酴醾(túmíng)花开得如雪白的笋尖一样,抽枝发簪。谁能想到岁月催人老去,我独自把茶瓯当成酒壶来斟满,自斟自酌。 赏析:诗人借酴醾的开花,表达自己对春日美景的感受与留恋。酴醾,即荼蘼,是花期较长的花种。这首诗描绘了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花儿争相绽放的美好景象。诗人用“酴醾堆雪笋抽簪”来形容花儿盛开的样子,如同白雪覆盖的山峰上抽出的嫩笋
注释:碧玉制成的长簪从短篱中探出,枝头的花朵虽然沾染了腥血却依然盛开。北堂的花还在,可亲爱的人在哪里?对着薰风泪湿衣襟。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诗。首句写花,次句写人,三句写情,四句写景。萱花即忘忧草,相传食之令人忘忧。这首诗通过花来抒发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 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女子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酬平上人 【注释】 比邻:邻近。鸡犬寂无闻:连邻居的家禽家畜也静悄悄,没有一点儿声音。烟际:烟霭之间。微风起夕曛(xū,黄昏时的余晖):傍晚时分,微风拂起炊烟。曛,日光斜照的样子。 肠断梅飘千树玉:看到梅花凋零落尽,如同无数晶莹洁白的玉石,不禁伤心欲绝。肠断:心肠断裂。 眼寒麦浪一溪云:望着眼前随风起伏、如云似雾的麦田波浪,感到眼睛发冷,心绪凄切。眼寒:眼睛寒冷,指因伤感而流泪。 拙于生计无如我
杜宇,别名子规,又名杜鹃、催归。相传为战国时期蜀王望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啼声悲切如“不如归去”,寓意着离别之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末夏初之际,听闻杜宇鸟的啼声,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和生命无常的哀愁。 诗的前两句:“花残叶密过芳春,江北江南烟水昏。”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却又带有些许凋零之感的画面。花已残败,叶子繁茂,预示着春天的结束。而春天过后
【诗句释义】 夜坐有感(即作诗自慰) 躬耕谷口未为贫,安得生涯似子真。 平日固知穷有鬼,年来更觉老欺人。 短檠颇怯蝇头字,蠹简时揩鼠迹尘。 儿女岂知黄卷乐,苦嫌无补废精神。 注释: 躬耕:亲自耕种,这里指隐居务农,躬耕于谷口。 子真:东汉严光,字子陵,隐居不仕,与世无争。 短檠、蝇头:都是形容写字的工具,蝇头小字是形容写得细小的字体。 蠹简:蛀书的书简,用来形容书籍。 黄卷:《易经》称为黄卷
诗句解读与译文 首联 - 注释:自笑平居气吐霓,桑榆暮景转凄迷。 - 译文:自嘲平日气度如彩虹般辉煌,黄昏时分的桑榆景色让人心生凄凉。 - 赏析:诗人通过“自笑”二字展现了自己的豁达和自我解嘲的幽默感。同时,通过描述“桑榆暮景”和“凄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晚年生活的无奈。 颔联 - 注释:纵云举世无青眼,敢忘终身诵白圭。 - 译文:即使世人都忽视我,我也敢于终生铭记白圭的智慧。
山居 浅浅溪流短短篱,碧于深处小茅茨。 想无俗子知踪迹,小款梅花细说诗。 注释: 浅浅溪流:形容溪水不深,只是浅浅地流淌。 短短篱:指篱笆很矮,短而粗。 碧于深处小茅茨:意思是说,在绿树丛生的深处,只有一个小小的茅草屋。 想无俗子知踪迹:意思是说,我想象着那些世俗的人是不会知道我的踪迹的。 小款梅花细说诗:意思是说,我会在梅花树下细细地品读诗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
【解析】 “柿叶”句,以动写静,用飘零的柿叶衬托出屋内的落寞、凄清。“半山衔日”句,以景写人,以落日映照着半山,衬托人的苍老。“睡余”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因秋意袭来而感到困倦之极,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乱我窗前”句,以动写静,以书声打破宁静的生活,使人醒来。 【答案】 (1) 译文:秋风萧瑟,落叶满地,屋外的柿叶飘飞落在室内,屋里一片凄凉(2)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景抒情
注释: 过飞凫别业,路过飞凫的别业,即经过飞凫山。垂空小雨湿梅花,空中飘荡的小雨湿润了梅花。一岭穿云石径斜,一条沿着山脉延伸的石子小路。燕子飞时春欲暮,春天将要结束的时候,燕子飞回来了。断桥烟水渺无涯,在断桥上看着烟雾笼罩的江水,显得无边无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垂空小雨湿梅花”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雨打梅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