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 莫听:不要听到。 - 穿林打叶声:指枝叶间风声和叶子相互摩擦的声音。 - 何妨:有何妨害。 - 吟啸:吟咏长啸,表示心情舒畅。 - 徐行:慢慢地走。 - 竹杖芒鞋:用竹子做成的拐杖,用草做的鞋子。 - 轻胜马:比马还轻便。 -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前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 - 万里黔中一漏天:形容在贵州(古称黔中)的辽阔天地间,仿佛天空被漏掉一般,一片昏暗。 - 屋居终日似乘船:形容居住在简陋的小屋内,如同在船上一样,随时可能遭遇风雨。 - 及至重阳天也霁:到了重阳节这一天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注释】 1. 琢玉郎:比喻人品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2. 清歌传皓齿: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3. 风起:比喻形势或环境变化,此处暗示王定国被贬谪岭南。 4. 雪飞:指雪花纷飞的景象,暗喻岭南气候寒冷。 5. 岭梅香
定风波 · 帘拂疏香断碧丝 帘风吹拂,花香四溢,碧丝轻摇。泪洒衫襟,仿佛黄鹂啼鸣。 上国献书人不在,凝眉,晚庭又见落红时。 春日漫长,心绪却急切,翻覆思量,年复一年,时光流逝,却未能如期相聚。 应是秦云兼楚雨,留住,向花枝夸说月中枝。 赏析: 这首《定风波》描绘了春天景色与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图,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译文:江面上的船帆在夕阳下缓缓移动,游动的鱼儿在深夜里穿过寒冷的小溪。渡口有成双的白鸟飞过,烟袅袅升起,远处的芦苇丛中传来渔民的歌声。 注释:1. 江水沉沉:形容江水波涛汹涌,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2. 帆影:指的是船上的帆和影子。3.
【注释】 暖日闲窗映碧纱:在暖洋洋的阳光下,闲适地靠在窗边,映入眼帘的是碧绿色的纱。小池春水浸晴霞:小池中的春水映着晴朗的天空,仿佛是一片彩霞。数树海棠红欲尽:数棵盛开的海棠花已经快要凋谢,红色的花瓣几乎要落尽了。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怎么忍心呢?闺房深深的门紧闭,好像已经过了年华了。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我独自靠在绣床上,心中充满了惆怅(“独”与“凭”互文)
【注释】: 征服偻罗未是功。儒士偻罗转更加。 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项羽翘据无路。 酒后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译文: 征服偻罗不算功劳,儒生偻罗反而更加强权。 三策张良并非懦弱,他的谋略足以让刘邦灭亡楚国。 项羽占据着有利地势却无法成功,最后只能选择自杀。 如果当时虞姬能够明白这一点,那么儒士的定风波就更有说服力了。 赏析:
定风波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遰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沈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注释: 1. 雁过秋空:大雁飞过秋天的夜空。 2. 夜未央:夜晚没有结束。未央,古代对帝王居所的美称,这里指夜晚。 3. 隔窗烟月锁莲塘:隔着窗户,可以看到烟雾缭绕、月光照耀下的荷花池塘,如同被锁链束缚住一样。 4. 往事岂堪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此为双调,上片四仄韵,下片两平韵。此词前两句写自己十年来逍遥自在,不问世事;后两句写自己到处与友人相邀,饮酒赋诗,最后以一轮明月映衬出自己的高洁志趣。 物外居:指身在尘世而心无牵挂,如隐士般的居住生活。 白云流水似相于:形容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 乘兴有时携短棹:指自己随心所欲地出游,驾着小舟到江边、岛上游玩。 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意为我游山玩水,不是为了捕鱼
定风波 又见辞巢燕子归,阮郎何事绝音徽。帘外西风黄叶落,池阁,隐莎蛩叫雨霏霏。 愁坐算程千万里,频跂,等闲经岁两相违。听鹊凭龟无定处,不知,泪痕流在画罗衣。 注释: 又见(jiàn):再次见到。 辞巢:离开巢穴。 阮郎:指阮籍的哥哥阮咸。 何事:为什么。 绝音徽:停止弹琴。 西风:秋天的风。 黄叶:泛指秋天的叶子。 池阁:指水边亭台。 隐莎蛩:蟋蟀在草丛中发出声音。 雨霏霏:下雨的声音。 愁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