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昙华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座浮图塔的壮丽景象。它凿开荒径,建造在山巅之上,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趣。人们来回商量,觉得这座浮图塔非常值得,它的价值并不孤单。 赏析:这首诗以浮图塔为主题,通过对它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首先,诗人通过“凿开荒径造浮图”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浮图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它在荒径中的独特地位。其次,“往复商量价不孤”一句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个建筑的喜爱之情
诗句释义: 1. 禅禅,更不相煎。 - 解释与注释: 禅宗强调心性本净,无需外求,因此说“禅禅”即禅宗,强调内心的清净和自在。"更不相煎"表示禅宗追求的是一种内在的宁静和平和,不需要外界的干预或煎熬。 2. 坐底自坐,眠底自眠。 - 解释与注释: 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这是禅宗倡导的超脱物欲、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 3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五月五日端午节,天童为你开启真诀。 驱散了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让祖师的病痛瞬间消失。 魍魉邪神都被消灭了,只留下那些真心相随的人。 只有那些不随波逐流的人才能与我相伴。 拄杖者,不是跟随者。 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字,那就是道,无需多言。 千古万古,都不要再说什么了。 注释: - 五月五日:指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 天童为汝开真诀
【注释】: 颂古十首其三 出得出不得,满面是埃尘。 愁人莫向愁人说,说向愁人愁杀人。 译文: 从外面回来却无法出去,满身都是尘土。 不要让忧郁的人去诉说忧愁,因为诉说忧愁会使别人更加忧伤。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出门在外无法回家,满身都是尘土。不要让别人去诉说忧愁,因为诉说忧愁只会使别人更加忧愁。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困境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助。他通过“出得出不得
注释:大海波涛汹涌,江河中的水逆流而上。龙王的宫殿里,却没有一个人在游玩。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大海、江水、龙王宫殿和人们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同时,诗中的“不见一人游”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去年十一月,笑别下钟阜。 译文:去年的十一月份,我笑着离开了下钟山。 注释:下钟山,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西北,是三国时吴国孙权曾在此设宴作乐的地方。 今年九月中,行见朝天路。 译文:今年的九月中旬,我将见到通往天宫的路。 注释:朝天路,指通往京城长安的道路。 去住既无心,动静非取与。 译文:无论是离去还是留下,都没有心思去计较;无论是静坐还是行走,都不是出于私欲。 注释:去留,指离开或留下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其内容如下: ```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从头点检来,笑杀维摩诘。 带累李胡子,喷水髭须湿。 洒净已周圆,次念波罗蜜。 蒋山恁么道,千古谁人识。 识不识,何处觅,堪与丛林为轨则。 注:偈颂六十首 其四十五 ``` 诗句释义 1. “一二三四五”: 这里指代的是数字“一二三四五”,通常用来表示一种重复的节奏或模式。在中文中,这种结构常被用来增加韵律感或强调某些部分。 2.
【诗句释义】 1.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每句话都是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2. 第一句“千年田,八百主。”,意思是说,世间的万物都有其规律和主人,就像农田中的庄稼一样。 3. 第二句“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这是在说,事物的性质和结果都是由其内在的原因决定的。 4. 第三句“君不见禾山解打鼓,又不见采菊东篱下”,意思是说,你看不到那些表面上热闹非凡的事情,也看不到那些内心平静的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描述了临济宗的禅宗大师们的行为和风格。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手血。 临济老瞎驴,至今犹未瞥。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临济宗的大师们在教导弟子时,用棒子打人,留下的痕迹就像手印一样明显;用嘴巴骂人,留下的伤痕就像手印一样深。他们的行为就像是一头瞎了的驴子,但至今仍然没有被看破。 须弥顶上浪拍天,大洋海水无一滴。 注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佛教的教义中
注释:草木无心被拈出,更添注脚令人痴。西天佛土谁知己?夜半优昙花开时。 赏析:此诗是诗人颂扬佛法的一首五言律诗。首句说草木无心被拈出,更增添注脚使人痴。第二句点出西天佛土中谁是真正知己。第三句说明只有到了夜里,优昙花开的时候,才是真正了解佛法之人。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